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印度向世贸组织(WTO)发送了通知文件,提议根据WTO规则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应对美国作为保障措施推出的钢铝关税。
印度在文件中明确表示,该通知文件是根据美国对铝、钢及其衍生产品进口采取的保障措施而发出的,同时“拟议的暂停减让或其他义务的形式是对原产于美国的某些产品提高关税。”
印度表示,美国的这些保障措施影响价值76亿美元的相关印度原产产品,征税额度达19.1亿美元,因此,“印度暂停减让的提议将导致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同等数额的关税。”
杜伦大学跨国法教授兼全球政策研究所联合主任杜明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WTO规则不允许单边报复,否则非法,因此印度在反制时将美国钢铝关税判定为保障措施,在反制时符合WTO规则,但美国又拒不承认其行为为保障措施。
实际上,在特朗普政府上个任期期间,也在WTO有类似案件和判决。而对于美方的“明知故犯”,杜明建议,各方可以将依据放宽一点,不要局限在WTO的保障措施之中,也可以在国际公法中寻找相关反制措施。
印度拟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第一财经记者看到,此次印度通知WTO货物贸易理事会,“拟根据《保障措施协定》第12.5条第8.2款规定,暂停履行《保障措施协定》第8.2条规定的减让和其他义务”,原因在于美方在2025年2月10日发布的第10895号和第10896号总统行政令(生效日期为2025年3月12日)。
印度认为,美国根据上述总统行政令对进口的铝和钢铁产品实施了保障措施。
今年2月10日,特朗普再次签署总统令,宣布自2025年3月12日起,对美国从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印度在通知文件中表示,美国尚未向WTO通报上述措施,但这些措施实质上是保障措施。印度认为,美国采取的措施不符合《1994年关贸总协定》(GATT)和《保障措施协定》。
在此背景下,印度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某些产品提高关税”,征税额将达19.1亿美元。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该通知没有说明美国的哪些产品可能被征收关税。印度方面表示“印度保留在本通知发出之日起三十天期满后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的权利”。
印度还表示,保留调整产品和关税率的权利。同时印度将向WTO货物贸易理事会和保障监督委员会通报下一步的适当措施。
美印贸易交锋
在4月早些时候,印度曾请求根据WTO相关保障措施规定与美国进行磋商,彼时印度就表示美国的钢铝关税构成保障措施。
但在回应印度磋商请求时,美国告知WTO,征收关税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不应被视为保障措施,因此双边磋商 “没有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国推出钢铝关税后,3月14日,加拿大要求在WTO就美国征收钢铝关税一事进行磋商。加拿大彼时表示,华盛顿的征税不仅终止了美国对某些钢铁和铝产品的额外关税豁免,还额外增加了对铝制品的关税,此举不符合美国在GATT中的义务。
WTO争端专家组于2022年底就已经对美方的上一轮行为作出过裁定。
杜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目前在WTO的确有这样一个困境,就是美国“又来一次”,他建议,为应对这一困局,各方可以将眼光放得更宽广些,在国际公法领域寻找反制之法。
根据彭博业研究资深行业分析师梁颖璋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印度是少数个钢铁需求持续增加的国家之,虽然印度是全球第钢铁产国,但在2024财年转变为钢铁净进国。2024年411,印度本的进口量翻倍增140万吨,创下六年来新高。截至2024年3月的财年,印度对美钢铁出口量仅为9.5万吨,不到印度1.45亿吨钢铁产量的0.1%。美国市场占塔塔钢铁销售的3%。然而,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更多供应流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外,特朗普政府还威胁对印度商品征收26%的所谓“对等关税”。目前两国正在进行贸易谈判,印度提出要将与美国的关税差距缩小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