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昊海生科实控人被立案 业绩“阵痛”下前路几何?

2025-05-09 10:04: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5月7日晚间,昊海生科(688366.SH)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

5月7日晚间,昊海生科(688366.SH)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据本公司了解,该事项与本公司股票无关。”昊海生科方面解释,“本次事项系对蒋伟个人的调查,其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蒋伟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蒋伟涉嫌内幕交易事件引发热议,也有投资者推测此次内幕交易的标的或并非昊海生科股票。由于事件细节尚未完全明晰,一切均尚待监管部门及公司作进一步披露。

但资本市场已经率先作出反应。5月8日早盘,昊海生科报开50.88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53.17元/股)下跌4.3%,总市值约为118亿元。

作为一家布局广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昊海生科业务涵盖眼科、医美、骨科及外科等多个领域。从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包括昊海生科在内的医美企业正在经历转型阵痛,同时人工晶状体等产品正处于新一轮的国家或省级集采实施阶段。在此大背景下,叠加公司实控人被立案的消息,昊海生科将何往?

蒋伟夫妇6年豪揽超3亿元分红

根据昊海生科披露的公开资料,蒋伟和游捷为夫妻关系,二人共同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2024年年报中未提及蒋伟和游捷从公司获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不过从过往数据来看,蒋伟夫妇更多的利益或来自于分红。

Wind数据显示,自2019年上市以来,昊海生科已实施6次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依次为1.24亿元、0.88亿元、1.22亿元、0.69亿元、1.67亿元、2.31亿元,累计分红规模高达8亿元。

进一步结合Wind数据与公司年报分析,在这一阶段,蒋伟夫妇合计持股数量占昊海生科总股本的比例为41.18%、41.33%、41.66%、42.07%、42.72%、45.82%。据此初步计算,蒋伟夫妇在6年间通过分红累计获得约3.44亿元收益。

截至2025年一季度,蒋伟持有昊海生科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6652.8万股,持股比例达28.53%,为昊海生科第一大股东。此外,游捷持有昊海生科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4032万股,持股比例达17.29%。

在公司治理层面,蒋伟未在昊海生科任职,游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公司实际经营管理则由侯永泰、吴剑英等负责。其中,侯永泰作为董事长、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2024年取得税前报酬300.42万元;吴剑英作为执行董事、总经理,同期取得税前报酬301.7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作为公司前十大股东之一的楼国梁,因自身资金需求,分别于2024年7月25日和11月30日发布减持计划,拟在公告披露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60万股、80万股。不过其在减持期届满之后均未真正减持。

但从股价上看,在楼国梁抛出减持计划的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期间,昊海生科股价大多时间在50元/股至75元/股之间震荡,其间股价在2024年10月8日短暂升高至88.27元/股,但未能维持高位,很快便回落调整。

业绩承压,未来何往?

在医美消费市场持续疲软、求美者需求结构深度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医美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昊海生科也正在经历关键考验期。

从财务数据看,2024年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26.98亿元,同比微增1.64%;归母净利润达4.2亿元,同比增长1.04%。拉长时间线,这是自2021年以来,公司营收增速首次滑落至个位数区间。此前三年,昊海生科营收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

进入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下滑4.25%;归母净利润为9031.21万元,同比降幅达7.41%。

昊海生科在2024年年报中直言,一方面,高毛利率医美玻尿酸产品的营业收入及占本集团收入比重持续增长,继续推动本集团整体毛利率向上提升;但另一方面,眼科人工晶状体、眼科粘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产品在报告期内处于新一轮的国家或省级集采实施阶段,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完全冲抵了玻尿酸产品销售增长对整体毛利率增长的贡献。

具体业务来看,2024年,眼科业务实现营收8.58亿元,同比下降7.60%。白内障手术产品线中,人工晶状体实现营收3.28亿元,同比下降14.06%;眼科粘弹剂实现营收9274.34万元,同比下降19.53%。

据平安证券的统计,昊海生科旗下的4家人工晶体公司产品在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中标。此次集采涵盖了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高值医用耗材等30个品种,预计中选产品的平均降价幅度约为70%,整体市场规模约为155亿元,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的平均降价幅度预计为60%,涉及11个品种共1917103个人工晶体,市场规模约为65亿元。

相比之下,医美与创面护理业务作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2024年实现营收近1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4.38%。其中,玻尿酸产品收入约7.42亿元,为该业务贡献超六成营收,同比增长23.23%,但对比2023年实现95.45%的增速,已出现断崖式下滑,暴露出增长动能不足的隐忧。

对于玻尿酸产品增速放缓,昊海生科方面解释称,医美行业蓬勃发展,但行业收入端受消费降级影响,医美机构收入和客户来源减少。从公司玻尿酸产品销售来看,使用公司品牌产品的数量和收入相对稳定,客户定制比例和数量大幅上升。2024年,公司玻尿酸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5%,为终端产品普及和市场占有率打下基础。

在医美领域,昊海生科拥有包括“海薇”“姣兰”“海魅”和“海魅月白”在内的多款产品。其中,“海魅月白”是昊海生科最新获批的第四代玻尿酸产品。

昊海生科日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透露,产品发展有爬坡规律。“海魅月白”于2024年11月上市,较“海魅”同期推广情况更好,但还未达到爆品规模,目前处于打板试用的推广阶段。其高端玻尿酸定位受到机构欢迎,收入是否达预期取决于企业推动方式和市场变化。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玻尿酸产业的发展需要实现以营销策略和功效为一体,而不再仅仅是单纯以产品售价和产品占有率为主。随着胶原蛋白、再生、肉毒等进入医美行业,产品上市一段时间后价格可能就被‘打穿’,新概念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能会产生短期刺激和拉动,但是本质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的临床价值、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此背景下,昊海生科方面此前也表示,“公司要从单一产品营销转变为功能营销和部位综合治疗为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进了新型可再生材料,包括可再生材料、肉毒素、合成生物学材料等。”

但对于昊海生科的未来,平安证券研报预期,“人工晶体产品受集采影响有望出清,但由于基数原因,2025年一季度业绩受影响,故全年利润端较前期有所变化,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5.4亿元、6.4亿元。”作为对比,之前预测2025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6.4亿元。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