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8日电(葛佳明)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结束的5月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水平,这为其连续第三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纵观整场会议,美联储认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措辞相较3月进一步加重,同时认为失业率和通胀双双上行的滞胀风险正在逐步增加,会议表态略偏“鹰派”。统计数据显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共提到了22次“等待”,意味着在巨大的政策不确定性面前,观望等待或是当前美联储的最优解,排除预防式降息的可能。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则对新华财经分析称,美联储正面临双重挑战,既要避免在通胀预期上行的背景下贸然降息扰乱市场预期,又须警惕经济边际放缓所积聚的滞后性风险,因此留给美联储静观其变的窗口正在收窄,而过度观望可能会使其错失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最佳时点。
美国经济存“滞胀”风险
分析师普遍认为,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有一处改动值得关注,美联储称其关注双重使命相关的两个方向的风险,认为失业率走高和通胀水平走高的风险已经升高,而3月会议声明的表述则为“美联储关注双重使命相关的两个方向的风险”。
上述表述变动或意味着,美联储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的门槛较高,美联储处于一种应对“滞胀”风险的思维模式,缺少降息的紧迫感。
同时,鲍威尔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多次强调,若未来通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美联储将面临困难的权衡,需根据两个目标的偏离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判断。
当前,美国经济已经开始显现出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衰退与滞胀担忧升温,一方面,“软数据”(预期类调查数据)出现恶化,“硬数据”(消费、就业等指标)背后风险正在积累;另一方面,美国第一季度GDP出现萎缩,由于企业“抢进口”导致贸易逆差创纪录扩大。
在谈到经济数据的时候,鲍威尔表示,情绪调查数据和实际消费支出数据的潜在背离是采取“等待”策略的重要原因,也透露出4月以来鲍威尔一直担忧的问题——短期通胀水平走高动摇长期通胀预期锚定的基础。
华创证券表示,美国家庭的短期通胀预期大幅走高,相应的应该是消费者信心和实际消费支出双双回落,家庭消费支出推迟,但是一季度家庭实际消费支出,尤其是受高关税影响比较直接的实际商品消费支出再创新高,说明家庭的短期通胀预期变化,引发家庭消费支出提前,这很容易催生高通胀的自我预期实现,也是长期通胀预期锚定基础受冲击的信号。
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路径
分析师普遍认为,与2019年的宏观环境相比,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门槛变高,其需要看到经济出现实质性放缓的证据后才会采取行动。
鲍威尔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关税政策本身和对通胀与增长的巨大“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硬数据”来确认,排除了“预防式行动”的可能,相较于高通胀和高失业的不同风险本身,美联储货币政策想要应对的是这些风险同时暴露出来的可能。
对于未来的政策路径,鲍威尔此次给出了以下两方面的增量指引:一是对于关税,鲍威尔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效应可能会更加顽固,“通胀水平朝着2%目标迈进的过程预计不会有进一步进展”。相较于3月的表态,鲍威尔不再认为关税的通胀影响是“暂时性”的。
二则是对于未来降息路径,鲍威尔再次强调“无需急于调整政策利率”,可以“保持耐心并观测数据”,对于年内的政策利率没有预设任何路径,完全取决于数据演绎。
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判断,对于美国而言,关税在短期是供给冲击,长期可能将造成需求冲击。现在的问题是,由此造成通胀的峰值有多高,能否使得美联储越过这一脉冲而更多聚焦长期压力。
刘刚表示,根据测算,如果有效税率抬升15个百分点将推升美国PCE通胀指标上行1.6~1.8%至4.1~4.3%的水平,对应CPI同比抬升1个百分点,核心CPI抬升1.25个百分点,使得2025年底水平均接近4%,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将难以快速降息。
“美联储可能无意在年内降息,而是倾向于保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华创证券认为,某种程度上,美联储主席表态也是对于6月份议息会议点阵图变化的一种预告——2026年和2027年的降息次数或将减少,以反映通胀水平朝着2%的目标位进展缓慢的现实。
程实表示,当下美联储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政策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动态调整货币政策路径,美联储需在支持经济和管理通胀之间做出抉择。
“当前,美国经济正陷入一个自我强化的负向循环,关税政策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客观上亟需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放松以对冲影响。但关税构成典型的供给侧通胀冲击,已推升市场通胀预期,使美联储难以延续宽松货币政策。”程实认为,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全球外部环境趋于复杂,政策制定亟需强化前瞻性与主动性,预计美联储最早于6月进一步降息,全年降息3至4次,共计75-10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