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早上8点,义乌小商品城的商家聂自勤按时开门迎客。白手起家的她如今在商贸城拥有14平方米、价值千万元的店铺。
30分钟后,主营袜子批发的商户傅江燕准时参加了义乌商城集团举办的小语种培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成为她近期主攻的方向。
在义乌开了两年网约车的苏师傅,每天仍接到不少来去义乌商贸城的订单,“美国客人少,中东和非洲客户多”是苏师傅现在最直观的感受。
115万户商户、210多万 SKU(最小存货单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吸引了全球诸多客商前来采购批发,也串起了义乌丰富的外贸生态。“世界超市”义乌已成为中国外贸的其中一张晴雨表。自美国在当地时间4月2日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有人在往返的车流中感受不同国家客商群体的微妙变化,也有国内电商卖家收获了海外“反向海淘”的订单,更多的外贸商家则与所谓“对等关税”短兵相接,正面应对。
“世界超市”如何穿越风暴?义乌成为不少人观察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外贸影响的一个窗口。从“鸡毛换糖”起家,到千百万户商户活跃,义乌的城市内核,在时间的刷洗中,始终保持着个体的坚韧和不服输的底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实探义乌,近距离走访各行业人士,捕捉个体在美国关税新政下的调整和应变。
外贸商家:主动出击,不再“等靠要”
尽管是一座内陆城市,但在义乌的“含外(国人)率”,或许不输北京和上海。
苏师傅在义乌开了两年的网约车。4月29日那天,记者刚上车,他就分享了自己观察到的新现象:美国客商少,中东和非洲客商多。苏师傅最近每接到10个外国客商用车订单,其中就约有3个来自中东客商。
有义乌小商品城商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近期不少国外客商参加完广交会后,会直接来义乌采购。
“广交会场地比较大,不同商品相对分散,在义乌,批发市场相对集中,可以一站式采购商品。”秘鲁采购商Alison在4月29日向记者表示,过去五六年,她基本每年都来义乌小商品城采购商品,以往采购圣诞节商品居多,今年她增加了万圣节产品的采购。
南瓜灯、万圣节氛围灯是她这次采购的意向产品。在聂自勤的店铺中,Alison一一体验不同产品的功能,一边挑选一边询价。
曾经一半客户来自美国市场的聂自勤告诉记者,自4月2日以来,不少美国客户选择了暂停,持观望态度。
面对2000万元货值的库存积压,在过去30天里,她没有坐等美国客户通知。“美国客户不要,我就给他们(南美客户)。”霸气喊话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举动,让聂自勤被媒体争相报道。
但问题依然要靠自己解决。聂自勤选择主动寻找新出路,欧盟市场分销和内贸市场是她瞄准的两个库存消化主要渠道。
空置的货架:美国消费市场悄然转向
同样感受到美国市场波动的,还有做跨境电商“走播”(走播是义乌特色直播方式,主播根据消费者喜爱,随机拍摄不同摊位的不同产品)的晓晨(化名),日常会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吸引海外采购商下单。
晓晨近期也明显感受到了美国客户的变化。“有一些美国客户提出要留货、留库存,当然也有一些美国客户可能考虑到美国库存不足,急需这批货,也会直接下订单。”他介绍说。
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一个月,最先扛不住的,可能是美国零售商的库存。
4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某行业进出口协会方面了解到,沃尔玛超市的国内供应商在广交会期间反馈了两个情况。分别是:目前企业仍在对沃尔玛供货;多家沃尔玛供应商反馈,接到了沃尔玛恢复出货的通知,关税成本将由美国客户承担。
对此,相关行业协会人士4月30日分析说,出口企业往往无力承担关税上涨的成本,但美国进口商是不能让货架空置的——至于涨价与否则要看美国市场承受力。另一方面,一名企业负责人曾认为,之前个别产品涨价会导致销量减少,但如果是普遍性涨价,销量可能就不会遭遇非常大的降幅。
据报道,美国玩具制造业巨头、芭比娃娃制造商“美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克瑞兹(Ynon Kreiz)表示,由于关税问题,该公司计划提高美国玩具的价格。
不仅仅是美国进口商、零售商扛不住,美国消费者也开始涌入中国购物App“反向海淘”,“淘宝购物”“反向海淘”随之成了美国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
4月30日,主营饰品配件业务的义乌有达饰品商行负责人夏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最近一个月里,他在淘宝平台上收到部分来自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C端客户订单。相比以往,他发现4月2日以来,店铺的国外订单会比以往更多一些。
夏先生表示,据他了解,并非他们一家遇到电商平台海外订单增加的情况,义乌一些日用品或者服饰类目的线上店铺,接到的海外订单可能会更多。
分化与调整
关税风暴中,对个体的聚焦会不会存在幸存者偏差?
这是记者在调研采访过程中的一个疑惑点。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梳理了不同梯度的头部外贸企业的应对策略。
义乌小商品市场运营主体小商品城(SH600415)在答复投资者时表示:“义乌市场对美出口(所受)影响有限。”
小商品城4月7日表示,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有3000余家商户参与对美贸易,其中直接开展对美贸易的商户为100余家。对于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商户普遍表示可通过商品涨价、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生产流程、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等方式降低影响。
4月29日,家居上市公司恒林股份(SH603661)回应投资者时表示,受美国新一轮加征关税影响,目前外部需求变数较大。高关税对业务的影响包括:其一,目前关税政策还不稳定,制造端业务的客户采购策略不一致;其二,预计终端市场对性价比高的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这会促进线上销售业务增长。
高关税除了影响商品进出口,另一个深受影响的链路则是国际航运。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表示,因受到关税的影响,他预计接下来“抵达洛杉矶的货物量将比去年同期下降35%”。
海外仓早已成为了不少外贸企业以及跨境电商瞄准的一条赛道。
4月21日,近年来持续加码美国海外仓的乐歌股份(300729)在回应投资者时表示,在海外仓方面,客户的情况比较分化,有一部分客户因为担心关税问题处于观望状态,选择了短期先不发货——只要确保不断货就可以。但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跨境电商卖家来讲,为了在平台上的排名不受断货影响,客户该出货的还是得出货,只是因为本身的品牌影响力或者运营能力比较强,会做适当提价。
面对眼下国际经贸的波动性,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跨境电商直播教师熊艾莎4月29日向记者分析说,要应对这一局势,国内的外贸企业要多从自己做起。熊老师分享了三个办法:首先是打造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第二是开发多元市场;第三是通过短视频进行海外社媒的矩阵式营销。
用AI撬动多元市场
相比以往坐等海外客商来市场线下采购,如今,不少义乌外贸老板正通过海外社媒营销主动出击。
“以往市场很多商户比较排斥直播或者拍视频。”做跨境直播的晓晨发现,随着跨境电商直播等形态的兴起,不到半年时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户们开始接纳甚至主动拥抱这一形态。
4月29日早上8点30分,义乌小商品市场商户傅江燕赶到义乌国际商贸城1期参加外语培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她近期主攻的语种。
“六七年前,我就开始在社交媒体发布一些短视频,AI(人工智能)技术出来之后,我可以利用AI一键生成多国语言。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看到我视频的西班牙客户,直接问我会不会西班牙语,我说会一点点,(所以)这次他到中国就第一时间来找我了。”傅江燕表示,因为海外客户性子很急,如果自己一点都不会说小语种,只是通过翻译软件交流就不一定能留住客户。
在国内外多个社交平台上传视频、介绍自己的产品和仓库,是傅江燕日常的工作,她希望通过这一方式精准获取更多海外客户。
傅江燕详细介绍起来:“我每天必然是要拍一个短视频的。如果拍短视频花的时间能够减少,那我是不是可以做更多其他的事情了。所以说AI视频翻译一键生成(技术)出来之后,我立马就尝试了,发现(它)非常省力。尤其是从去年底开始,AI技术优化了很多。”
现场,傅江燕还展示了自己拍视频的技巧。她先在手机镜头前录制了一段自己念“12345”的视频,然后进入相应的AI视频创作小程序,匹配好文字文案后,就可以一键生成多国语言的短视频。
傅江燕介绍,自己的海外客商基本在新兴市场,美国这一轮关税新政对她的影响不大。而且,受益于AI视频翻译技术的进步,她还计划开拓新市场,进一步深挖欧盟、中东等地区的市场,这也是支撑她学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动力。
“竞争从来都是存在的,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靠自己了。首先我觉得应该提升自我,修炼好内功。所以在语言方面,我希望能够尽量和客户自如沟通,拉近和客户的距离。”傅江燕表示。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多元化布局,成为许多义乌外贸人的共识。在此共识之下,催生了义乌市场对多语种人才的巨大需求,也成为当地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党委书记华承健在4月30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随着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国内企业对多语种跨境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学院也在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华承健介绍,针对市场需求,学院还建立了多语跨境直播中心,增加学生的专业实战能力,结合外贸新业态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