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八个欧佩克+成员同意连续第二个月加速增产,这是继4月以来第二次同意加速增产。业内人士预计,这将对未来一段时间欧佩克+的生产政策制定产生重大影响,并会继续推低国际原油价格。
法新社的报道称,根据欧佩克+的一份声明,8个成员6月将把日产量增加41.1万桶,与5月规模相同,大大高于最初计划的只增加13.7万桶。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报道称,如果成员国仍然不能改善减产配额的遵守情况,欧佩克+在7月份还会将日产量再增加41.1万桶。如果按这个速度增产,那么在今年10月底前就会取消其每日220万桶的额外自愿减产计划。
2022年以来,欧佩克+在不同阶段进行减产以稳定市场。目前还在实施的有三组减产措施:每日200万桶的正式减产、每日166万桶的自愿减产以及每日220万桶的额外自愿减产计划。去年12月,考虑到当时市场的疲弱,欧佩克+同意从2025年4月开始按月逐步减少减产量,减少幅度为每日13.8万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4至6月三个月总增产幅度将达到每日96万桶,这相当于每日220万桶额外自愿减产的44%。
虽然欧佩克+此次宣布加速增产计划时也表示“市场基本面健康”,但分析人士却对此难以认同,他们认为欧佩克+公布这一计划另有深意:一是希望通过压低油价来施压成员国遵守减产配额协议。二是通过低价策略挤压美国、巴西等高成本产油国的市场份额,打击这些高成本竞争对手。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美国政府降低能源价格的诉求,尽管这同时也让美国页岩油产业叫苦不迭。
欧佩克+多年来始终实施限产保价的策略,但这一策略的实施并不顺利。虽然制订了减产计划,但欧佩克+成员难以做到100%遵守配额,各国出于自身利益来考虑欧佩克+的减产计划,这就加大了计划的执行难度,也引起了一些成员的不满。从路透社的报道来看,沙特官员已向盟友和行业官员通报,他们不愿通过进一步减产来支撑石油市场。而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也表示,在决定石油产量水平时,他将优先考虑国家利益,而不是欧佩克+集团的利益。哈萨克斯坦4月份的石油产量下降了3%,但仍超过了欧佩克+的配额。此外,欧佩克+在执行减产计划的同时,其他产油国却乘机增加产量,蚕食了欧佩克+的市场份额。
挪威能源市场研究公司Rystad能源公司分析师豪尔赫·莱昂认为,这是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欧佩克+在实施了多年的减产计划后,正将其战略转向追求市场份额。4月份欧佩克+同意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增加日产量已经对市场发出了警告。
沙特最近几周一直表示愿意接受油价长期低迷,原油交易商已经为大幅增产做好了准备。由于这是欧佩克+对其长期捍卫油价的立场作出的重大逆转,引发了外界对欧佩克+未来行动方向的疑问,并刺激了有关价格战的猜测。
市场关于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预期正在被强化,供应压力扩大有可能导致市场价格中枢重新调整。
在欧佩克+开始增产之前,由于亚洲国家需求放缓和美国供应充足,石油市场在2025年就面临供应过剩。
国际油价从今年1月份以来震荡下行,跌幅近三成。仅4月至今就下跌了近两成。4月28日至5月2日,国际原油市场经历剧烈震荡,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分别下跌8.31%和7.58%。
巴克莱银行在最新报告中将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下调4美元至每桶66美元,2026年则下调至60美元,理由正是欧佩克+减产措施加速退出。而高盛更为悲观。高盛表示,若保持全球经济放缓的预测不变,202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或降至每桶40美元区间,在不太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形下,布伦特原油价格将低于40美元。
市场人士认为,若国际原油市场持续向供应过剩方向演变,即使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为油价提供一定支撑,2025年全年油价也面临系统性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