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安井食品年报季报遭遇“转折”:成本压力侵蚀利润空间,传导至终端仅需两个季度

2025-05-04 11:00:00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近日,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井食品”或“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近日,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井食品”或“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51.27亿元,同比增长7.70%;归母净利润为14.85亿元,同比增长0.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60亿元,同比下降0.45%;基本每股收益5.08元。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15元(含税)。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00亿元,同比下降4.13%;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下降10.0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同比下降18.28%;基本每股收益1.35元。

安井食品主要从事速冻调制食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速冻菜肴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突破151亿元,同比增速维持在7.7%的中速区间,但净利润仅微增0.46%。值得关注的是,在营收增速放缓的同时,利润率呈现持续承压态势。核心业务速冻调制食品虽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米面制品与农副产品板块出现收入萎缩。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遭遇营收净利双降:营收同比下滑4.1%,净利润跌幅扩大至10%。这一转折,暴露出企业对抗成本压力的脆弱性——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至终端仅需两个季度。

业绩波动背后,多重结构性矛盾逐渐浮出水面。行业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战,迫使企业加大促销力度,导致产品均价下行压力超过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经销商渠道库存周期延长与合同负债同比减少,显示市场终端动销趋缓。尽管新零售渠道增速超30%成为亮点,但占比较低的现状使其难以对冲传统渠道疲软。

战略布局层面,安井食品的扩张步伐显现出双重效应。报告期内,公司各产品产销量保持同步增长,其中速冻菜肴制品的库存量同比下滑31.70%,主要系小龙虾相关产品库存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各工厂合计设计产能113.71万吨,较2023年108.37万吨增加5.35万吨;实际产量110.48万吨,较2023年98.70万吨,增长11.78万吨,主要系广东安井、山东安井、洪湖安井等新基地陆续投产所致。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为97.15%,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

“广东安井年产13.3万吨速冻食品新建项目”、“山东安井年产20万吨速冻食品新建项目”分别于2023年6月、2024年4月投产;“洪湖安井年产10万吨预制菜肴生产项目”于2024年5月试生产,产能逐步增强。泰州、四川、辽宁技改项目,会释放部分产能。

“西南(雁江)生产基地三期10万吨预制菜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逐步投产运行,预计项目完工日期为2028年;“安井食品厦门三厂年产14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于2027年第二季度逐步投产运行,预计项目完工日期为2029年。

公司于2025年一季度耗资4.4亿元收购江苏鼎味泰补强高端产品线,虽拓展了鳕鱼糜制品等增量市场,但并购整合带来的管理成本尚未转化为即期利润。全国化产能布局持续推进,113万吨设计产能较上年新增5万吨,但部分在建项目延期显示企业正审慎调节扩张节奏。

此外,食品企业必须面对成本上涨的风险。安井食品在年报中称,公司未来可能会面临肉类、粉类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单位产品运费增加、员工工资刚性上涨等情况,导致公司经营成本增加,虽然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增效措施控制了成本上升,但无法完全抵消其给企业效益带来的压力。

面对行业变局,安井食品正尝试构建新的增长范式。公司负债结构显示其仍保持财务弹性,预制菜产线建设周期延长则透露出对新兴市场的谨慎态度。国际化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试图借势中式餐饮文化输出打开增长空间,但海外市场培育的长期性对企业耐心形成考验。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