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锐制药近日发布 2024 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 亿元,同比增加5.72%;实现归母净利润 7.23 亿元,同比增加27.19%。
2025年一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21亿元,同比增加12.29%;实现归母净利润 2.17 亿元,同比增加13.89%。
分产品来看,2024 年公司贴剂产品实现营收 21.15 亿元,同比增加3.35%;片剂营收 3.55亿元,同比增加35.60%;胶囊剂营收 7.52 亿元,同比增加5.66%;软膏剂营收 1.28 亿元,同比下降7.09%。
羚锐制药在年报中透露:成药外用贴膏剂领域,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 10 亿贴。
羚锐制药财报抢眼,不过却也存在短板:过半收入依赖药店渠道,医院市场渗透不足;此外产品结构单一,贴膏剂贡献超六成营收。这就是不少投资者所说的“一张膏药打天下”。
一直以来,羚锐制药被质疑轻研发而重营销。据2023年年报,羚锐制药2023年销售费用15.04亿元,占营收比例45.41%;研发费用仅1.10亿元,同比减少12.32%。羚锐制药2024年销售费用达15.97亿元,占营收比例的45.62%,其中广告宣传费花了2.78亿元,产品销售费用花了9.5亿元。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32亿元,同比增长了19.95%。
公司 2024 年 12 月与银谷控股集团等签订《收购意向书》,截至 2025年一季度已完成银谷制药的股权交割,此次收购为公司补充了具有较高技术门槛的鼻喷剂、吸入剂等外用制剂剂型,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收购银谷制药虽带来新增长点,但也有一定的风险——7.04亿收购价对应375%溢价,若业绩不达标,可能触发6亿商誉减值。羚锐制药在回复上交所监管函时称,“本次收购交割完成后,银谷制药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预计将形成一定金额的商誉”“若银谷制药未来经营活动出现不利的变化,则商誉将存在减值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羚锐制药是银谷制药的新买方。早在2023年10月,赛托生物就发布公告,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银谷制药60%股权。不过2024年8月27日,赛托生物表示,公司基于审慎原则并综合考虑公司及本次收购实际情况等因素,经公司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决定终止本次收购。
另有媒体报道,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的发明专利权将于2026年11月到期,这意味着羚锐制药未来将面临仿制药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