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预告扭亏后高管减持 恒银科技“AI+”转型期研发投入收缩

2025-05-03 04:00:00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银行网点数字化转型机遇浪潮中,什么样的金融科技公司才能分一杯羹? 近期,恒银科技(603106.SH)发布2024年财报

银行网点数字化转型机遇浪潮中,什么样的金融科技公司才能分一杯羹?

近期,恒银科技(603106.SH)发布2024年财报,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2.53%,并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12.36万元,较去年的亏损2.08亿元大幅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39.66万元,显示出经营回升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恒银科技归母净利润连续11个季度为负后迎来扭亏。

恒银科技核心产品涉及ATM、存取款一体机、智慧柜员机等设备的研发制造,但随着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普及,传统现金设备需求变弱,以及客户采购价格降低,公司处于新老业务交替的转型期。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恒银科技此次扭亏与非经常性损益关系较大。同时,在公司“AI+”转型的关键期,公司的研发费用却在逐年下降,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申报数量也在逐年递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左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市场要求金融智能终端加快从单一业务工具升级为“智能化、生态化、安全化”服务枢纽,这需要机构方积极升级适应。

依赖政府补助扭亏

恒银科技成立于2004年,根据官网信息,公司集金融智能终端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是一家智慧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布局国内外。

根据2024年年报,恒银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为4012.36万元,上年同期为-2.08亿元,同比增长2.4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同比增加0.48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恒银科技已连续11个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负值,分别约为-1831万元、-4595万元、-7942万元、-1.521亿元、-2968万元、-4349万元、-6301万元、-2.080亿元、-2119万元、-3665万元、-3580万元。截至2024年年末,该数值约为4012万元,也是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的扭亏,第四季度的业绩起到关键作用。根据年报,恒银科技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总营收1.80亿元,同比增长43.89%,环比增长132.46%;归母净利润7592.75万元,同比增长152.38%,环比增长8830.29%;扣非净利润6168.29万元,同比增长170.47%,环比增长775.79%。

记者了解到,金融设备行业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国内商业银行通常遵循“上半年制定年度设备采购计划、年中完成设备选型、三四季度确定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协议”的采购周期。恒银科技2020至2023年分季度财务数据显示,第四季度营收规模持续高于前三季度营收的平均水平。

根据此前恒银科技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公司扭亏原因包括: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提升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2024年度海外销售额取得较大增长。

不过,记者注意到,恒银科技的扭亏与非经常性损益关系密切。根据2024年年报,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657.26万元与所购买的股票公允价值变动695.55万元成为利润关键来源,占比达到83.56%。而2020年—2023年恒银科技的政府补助多在百万级别。

同时,恒银科技近年的持续亏损也与非经常性损益有关。据2022年财报,公司因信托产品违约(涉及金额1.85亿元)导致亏损加剧;2023年再度因同一信托计划逾期未兑付计提50%减值(约9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业绩预盈发布同期,恒银科技公告公司董事、副总裁张云峰计划减持不超过34.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70%,占其持股总数的25%;公司董事、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王伟计划减持不超过18.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0%,占其持股总数的25%。根据官方信息,此次减持是因个人资金需求。

但作为业绩预盈后的减持,也有市场声音对此持保留态度。对于上述减持时机,以及如何强化自身造血能力等问题,记者致函恒银科技,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传统设备商转向多元业务

恒银科技早年间以ATM、存取款一体机、智慧柜员机等设备的研发制造为主,近年来产品收入结构呈调整趋势,整体来看,公司正加速从传统现金设备业务向多元化业务转型。

央行数据显示,中国ATM机数量自2018年峰值111.08万台持续下滑,2024年年末仅剩80.27万台。与此同时,银行网点数量自2017年开始进入收缩期,2024年总量减少1455家。这一趋势对恒银科技的传统业务构成直接冲击。

一位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银行网点到访客户锐减,业务办理加速向远程视频柜员机(VTM,一个非现金类设备)迁移,但VTM设备数量并未同步增加,侧面反映出线下金融场景的萎缩趋势。

根据恒银科技财报,作为传统核心业务的现金类设备2020年营收为2.43亿元,总营收为4.27亿元,折算占比为58.63%,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占比折算分别为56.99%、54.43%、56.87%、54.11%,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通过同样方式折算,非现金类设备及服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1.74%波动上升至2024年的22.77%;设备配件类收入占比在12.5%至18.85%区间波动,2024年为18.85%;技术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4.22%降至2022年的1.07% 后,2024年回升到2.62%。

据Choice数据,2024年年中,恒银科技设备配件类和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7.21%和76.92%,与之相对,现金类设备和非现金类设备毛利率分别为-36.52%和1.42%,但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归属净利润为-3665万元,一定程度显示高毛利业务尚未实现盈利支撑。

但到了2024年年末,上述四项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攀升,现金类设备、非现金类设备及服务、设备配件类、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为16.6%、29.3%、45.08 %、46.31 %,分别同比增长21.71%、34.77%、24.66%、19.53%。但财报中并未对毛利率幅度较大的原因做出解释。

研发投入减少

近年来,恒银科技正加速向“AI+”战略转型。

官网信息显示,公司自主研发的AI管理平台已覆盖语音识别、远程视频交互等核心功能。

此外,公司在业绩扭亏因素中提到“新一代机芯系列产品降低生产成本”,但技术突破细节未公开,具体成本下降幅度亦未明确。

但与“AI+”战略有所矛盾的是,恒银科技在加大智能化转型的同时,研发费用却从2020年的1.01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4850万元,降幅约51.98%。

如果从全年情况看,恒银科技2020至2023年的年报研发费用分别为10131万元、8185万元、8574万元、6299万元,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根据爱企查数据,公司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数量近年来也在逐年下降。2025年前四个月的专利申报数量为6,较去年同期下降70%。同期软件著作权数量为3,较去年同期下降76.9%。

前述银行内部人士向记者直言,恒银科技的可视柜台等设备,技术和服务竞争力在行业中不算突出。虽然近年来在场景创新应用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在左鹏飞看来,金融科技公司应该深入了解银行网点的数字化转型,从中找到市场机会。在他看来,目前银行网点数字化需求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化,终端机交互设计友好性有待提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多模态技术有待强化;二是实现应用场景生态化;三是实现物理形态轻量化,机器人智能金融终端有望快速发展;四是实现交易安全化,应对深度伪造、数据泄露等问题,金融智能终端需要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合规性。

在他看来,除了安全、监管等问题,目前聚焦银行网点数字化的金融科技公司也需要面对包括AI技术与金融终端服务的融合、高昂研发投入与技术快速迭代升级的回报、用户路径依赖与产品推广的市场适配等问题。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