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2个月,港股又将迎来一家连锁奶茶品牌。
沪上阿姨近期发布公告,拟发售241.134万股H股,发售价将为每股95.57港元~113.12港元。由此预估,沪上阿姨港股上市将筹集资金2.3亿~2.73亿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为100-118亿港元(不包括超额配售)。
在一众港股奶茶上市公司中,沪上阿姨定价仅次于蜜雪冰城,远高于其他品牌。对比而言,古茗发行价为9.94港元/股,茶百道发行价则为17.5港元/股。高发行价的背后是,本次沪上阿姨预计融资规模仅为蜜雪冰城的7%左右、古茗的15%左右。
由蜜雪冰城带起来的港股打新热,让本次沪上阿姨也吸引了不少资金参与。据港股孖展超购结果显示,沪上阿姨超购倍率达3339.5倍,申购额超911亿元,认购热情远高于古茗,带动近期港股茶饮板块齐涨。但由于募资规模较小、定价偏高,即便认购倍率较高,也极难再现此前各路投资者扎堆抢筹IPO的盛况。
目前,已确认参与基石投资的机构为盈峰控股、华宝股份。其中,盈峰控股为财务投资人,华宝为公司奶茶原料爆爆珠供应商。
据悉,2023年、2024年沪上阿姨曾分别完成股息分红0.6亿元和1.59亿元。据股权结构,股息分红的80.63%(约合1.77亿元)进入了公司创始人单卫钧、周蓉蓉夫妻手中。而该部分分红资金已较为接近公司此次上市融资金额。
沪上阿姨已确定于5月7日公布打新结果,并于5月8日正式开启港股交易。从高定价、低募资规模来看,上市融资似乎并不是沪上阿姨的主要目标,借上市机会提升品牌名气、强化行业影响力的意味更强。
茶饮行业承压,沪上阿姨压力似乎更大
与蜜雪冰城类似,沪上阿姨也瞄准了下沉市场的奶茶消费市场,但策略有所不同。
截至2024年末,沪上阿姨旗下50.4%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同年新增门店中也有50.7%开设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县城、小镇开店策略的主导下,截至2023年末,沪上阿姨成为国内中端价位奶茶品牌中覆盖城市最多的品牌,并在北方地区门店数量排名行业第一。
“农村包围城市”和“北上”的策略让沪上阿姨很快尝到快速增长的甜头。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沪上阿姨全国门店分别为5307家、7789家和9176家。品牌分别实现年总销售额(GMV)60.68亿元、97.32亿元和107.36亿元。不论是开店还是销售额的年均增速都达到了20%左右,与同期国内现制茶饮行业增速相近。
同一时期,公司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和32.84亿元,年均增速为14.3%;期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4.16亿元、4.18亿元,年均增速达39.49%。
在沪上阿姨经营数据中不难发现,2024年公司新增门店数量为1387家,净增门店规模仍排名行业前列,但较2023年的新增2482家接近腰斩。此外,2024年加盟闭店率也从2023年的4.77%激增至2024年的10.78%。同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长也几乎陷入停滞。
为了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分散等变动,沪上阿姨提出了拆分品牌、布局新品牌的策略。其中,沪上阿姨品牌新增“轻享版”、“茶瀑布”两大特殊品牌形态,产品定价及门店形态更符合三线以下城市需求;新增店中店品牌“沪咖”,销售中高价位的“茶+咖啡”产品,覆盖早间咖啡消费市场。
截至2025年4月18日,沪上阿姨的门店网络进一步增至9367家门店。其中,沪咖1690家、茶瀑布395家、沪上阿姨·轻享版489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沪上阿姨旗下所有品牌都存在单店日成交额下滑的情况。定位中高端的沪咖最为严重,不仅店中店开设数量减少350家,还出现了店均成交额历史新低。
尽管当前国内现制茶饮竞争局势不容乐观,但沪上阿姨仍然坚信中国三线以一下城市拥有广阔的增长前景和细分需求。更为关键的是,截至2023年末,中国约有19.8万家中价现制茶饮店,其中仅有5.6万家位于中国北方,占比不足1/3。
沪上阿姨在未来发展规划中透露,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合计共拥有近9亿人口。截至2023年末,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密度为273间/百万人口,远低于一线城市的474间/百万人口。随着下沉市场消费能力不断增长,以GMV计算,我国下沉市场2023年至2028年期间现制茶饮市场年均增速将达22.8%。
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内,下沉市场也将成为各方茶饮品牌角逐的主要“战场”。2023年起,北方地区蜜雪冰城、甜啦啦等低价位茶饮品牌快速崛起,门店选址、同位竞争越发激烈。
沪上阿姨当前经营压力不小,但在早期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中,沪上阿姨已在北方建立起密集的门店网络。相较于其他中端价位、扎堆南方一线城市的品牌,其仍有望在其北方市场主要市场稳住基本盘、抗住短期竞争冲击。
走向“万店品牌”,沪上阿姨还要补哪些课?
沪上阿姨作为当前国内门店总规模排名第四的茶饮品牌,距离“万店品牌”仅有一步之遥。为了持续聚焦下沉市场、不断扩大门店网络布局,当前沪上阿姨采取了更多让利加盟商、减少自有供应链投入的“精简”打法。
尤其在供应链建设上,沪上阿姨并未“大包大揽”。截至2024年末,沪上阿姨拥有12个大仓储物流基地、四个设备仓库、八个新鲜农产品仓库以及15个前置冷链仓库。然而在看似完整严密的供应链体系中,公司的三个大仓储物流基地及所有前置冷链仓库,均为委托独立第三方营运。
目前,沪上阿姨在浙江拥有4条生产线,厂房面积达1万平方米。品牌自主生产的产品为现制饮品所使用的若干食材,例如珍珠、芋圆、芋泥及茶。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饮品原材料均为采购供应商相关产品。
受外采产品、服务较多影响,在沪上阿姨毛利构成中,2022年至2024年销售货物贡献比例为48.5%、55.29%、56.46%,同期加盟服务费贡献比例则为47.6%、40.89%、39.67%。相较于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80%~95%的自营货物销售贡献率,沪上阿姨是所有头部现制茶饮品牌中,对于加盟费用依赖度最大的品牌。
作为有着类似外采供应链模式的茶百道,2024年受公司门店扩张速度急剧下滑、闭店率上升、单店GMV减少影响,公司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加盟补贴、营销成本。受此影响,原本尚可承受的第三方采购、物流供应链压力,成为了品牌短时间内较难改善的净利润下滑因素之一。
近些年来,沪上阿姨通过不断提升议价能力、改造供应链、扩建自有产线等方式,提升了货品销售比例,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6.7%增加至31.3%。然而沪上阿姨已出现了营收、净利润下滑的趋势,当前供应链体系能否应对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尚未可知。
未来五年内,沪上阿姨计划扩唯一一家工厂产能,开发半成品茶饮生产线,并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及标准化能力。同时扩大物流仓储面积、提高物流自动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但沪上阿姨食材采购仍然较大程度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支持,公司计划将进一步优化供应商名单,扩大替代供应商库,致力于提升自身议价能力。
除了供应链之外,沪上阿姨的门店人员管理能力、食品安全巡查能力建设漏洞也频频将品牌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年315前后,有媒体曝光显示,沪上阿姨武汉某门店存在修改食品标签、使用过期原材料等食品安全操作问题。2024年北京等地市场监管局已披露的公告曾显示,沪上阿姨部分门店存在卫生环境差等问题。
在招股书中,沪上阿姨也承认,近三年内公司的185家加盟门店曾遭遇185起食品安全相关事件,多为监管机构检查、消费者投诉的食品过期、不卫生、食材存储不当等问题。其中,有13起被行政警告或罚款数千元。
随着加盟规模的扩大,门店管理难度成倍上升,且上述食品卫生问题并未沪上阿姨独有。但借助港股上市提升知名度后,来自消费者、投资者的关注与审视必将更为严格,真正想要提升品牌美誉度往往需要更大的付出与努力。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沪上阿姨能否充分利用港股上市的机遇抗下市场压力、保持稳定增长,还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