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龙头钢企柳钢股份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显示,2024年虽仍亏损但同比减亏5.79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2.60亿元,同比激增近6倍。公司称业绩改善源于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及原燃料价格下跌,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108.53%。对于接下来的业绩走势,柳钢股份回应《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往后的情况还不好说,不过,当前的情况和一季度的情况差不多。
值得关注的是,其2024年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减少折旧费用2.51亿元,直接增加等额利润,另有政府补贴助力。分析人士指出此类会计调整属常见利润调节手段,若滥用可能成为财务操纵工具。柳钢股份回应称,折旧调整基于资产实际使用状况,符合行业标准,并非刻意调节利润。
业绩走势有望扭转?
4月28日,柳钢股份公布了2024年财报和今年一季度财报。2024年,柳钢股份营业收入701.32亿元,同比减少11.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3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1.19亿元,同比下降14.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594.67%。
虽然去年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相比上一年净亏损10.12亿元,柳钢股份的亏损面大幅缩小,同比减亏5.79亿元。而今年一季度2.60亿元的净利,达到了近6倍的增幅。
这给市场带来了积极的情绪。4月29日,在业绩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柳钢股份股价出现一字涨停,报收3.27元/股,涨幅10.10%。
对于去年减亏的原因,柳钢股份方面表示,减亏是通过推进产线提档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推动精益管理等系列措施的结果。其中,铁矿石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多降1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还利用自有码头,减少费用约1.1亿元,原料直靠率达99.4%。
而一季度,得益于原燃料市场价格下降,柳钢股份同比采购支出减少,使得其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了108.53%。
而对于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的飙升,柳钢股份解释称,主要是原燃料市场价格下降,以及推进精益管理、算账经营等降本增效措施,压降原燃料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增加产品效益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作为钢铁企业原燃料的焦煤价格在今年一季度出现明显的下滑,为钢铁行业带来了喘息的机会。从去年10月以来,煤炭供需宽松,煤价持续下行态势,据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均价(山西产)报721元/吨,同比下调约20%。
基于焦煤价格的持续下跌,有人认为柳钢股份接下来的业绩将延续今年第一季度的趋势。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焦炭过剩状况预计相较2024年有所缓和。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4月30日,《华夏时报》记者向柳钢股份致电并发送了采访提纲,相关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二季度才过了一个月,往后的情况还不好说,不过,目前的情况和一季度的情况差不多。
年度折旧费用大幅降低
除了产品优化等带来的业绩回暖,柳钢股份的减亏还从何而来?《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无论去年,还是今年一季度,柳钢股份的净利润都带有部分主营业务以外的部分。财报数据显示,柳钢股份去年非经常性损益44,033,986.66,其中政府补助35,541,690.09元;一季度的政府补助也有21,127,525.48元。
而当有部分投资者在为柳钢股份一季度业绩增长而欣喜时,也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表示,其实此前柳钢股份也有前期业绩表现好,但全年业绩亏损的状态,还有投资者在东方财富网称柳钢股份为“报表高手”。
细究下来,柳钢股份去年净利减亏也得益于“会计手法”的运用。去年6月20日,柳钢股份公告宣布了会计估计变更决定,称公司将房屋及建筑物、电子及其他设备等资产的折旧年限分别延长了10年、5年不等。年折旧率的减少,使得公司年度折旧费用大幅降低,预计2024年减少折旧费用2.51亿元,增加2024年利润总额2.51亿元。
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减少折旧费用,在钢铁行业不算少见。特别是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钢材行业曾遭受需求下滑和铁矿石供应增加的双重重击,陷入了大幅亏损的境地。彼时,山东钢铁、河北钢铁、方大特钢等一众钢铁企业都曾做过类似的调整,增加了公司利润。
柳钢股份也不例外,2012年柳钢股份曾将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从20年提升至30年,机器设备从10至15年改为15年,使得2012年度增加净利润超过4.25亿元。
2013年,柳钢股份又表示通过盘点备品备件,意外发现了价值8126万元存货,计入2012年营业外收入。彼时,业内有声音评价称,柳钢股份有通过会计手段调节利润之嫌,并暴露了企业在内控上可能存在的缺陷。
对于十多年前的调整,钢企纷纷表示,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原因为扩大了投资、加大了修缮力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和装备水平及使用寿命。
去年柳钢股份再次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的理由,也仍然和其他钢企的说法如出一辙。柳钢股份方面在公告中表示,随着技术、科技的进步等使得建筑物、电气设备的技术标准、水平更高,并且近年来公司对固定资产维护、管控较好,部分建筑物、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超过了原估计使用年限且仍运行良好,故而决定对公司部分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进行变更。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减少当期折旧费用,可使短期利润提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是一种常见的会计估计变更手段,合理情况下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使用寿命和经营状况,但若被滥用则可能成为企业刻意调整利润的工具。
2024年,钢铁行业仍然面临着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大量钢企急需戒断对房地产行业的重度依赖寻求新的出路。
柳钢股份本次会计调整是否迫于行业压力?是否有意利用会计手段来粉饰业绩?对于此类质疑,柳钢股份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的会计调整,希望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折旧年限符合行业标准,与目前公司、行业所处的状况并没有必然联系,并非刻意调整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