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祥峰投资坚定看好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多个领域多点开花。我们一直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希望在推动中国本土科技良性发展上起到更大的作用。”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近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祥峰投资背靠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是亚洲地区成立时间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祥峰投资中国基金自2008年起,在中国开展早期创业投资业务,是一家管理规模合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的双币基金。
一直以来,祥峰投资中国基金致力于在中国投资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投资重点覆盖前沿科技、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碳中和、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消费科技等细分赛道。
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叙事”,改变了全球对于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预期。夏志进认为,当前大家投资的重心都在“硬科技”上,几乎在所有的科技领域,中国都很有机会去做进一步的创新。
“从2018年至今,中国政府在支持本土创新上的动力、决心比以前更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一方面在我们投资科技企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极大加强了我们投资本土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夏志进说,少数几家VC是很难把行业推动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需要更多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资金去支持中国的创新,整个生态才会建设得更好。
夏志进介绍称,一直以来,祥峰投资都在对中国科技的本土化创新进行布局。“从2013年起,我们就开始投资芯片、半导体企业。尽管目前很多人认为半导体估值泡沫太多,但半导体还有很多细分领域是增量市场。”
他表示,中国科技的本土化创新很明显的优势是在硬件方面。“国内整个低成本的供应链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相比的,从消费电子领域开始积累的组装能力,最终带动了上游的供应链往中国这边聚集。”
在布局绿色科技方面,夏志进认为,需要以更长期的视角去看待行业机会。“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需要以长期视角去看待,也许是10年,也许是20年。在这样长期的目标下,我个人感觉新材料领域的机会比较多。无论是双碳减排、还是可持续发展,很多东西都跟很多材料的创新有关系,比如电池、催化剂等,以往涉及这些材料的行业积累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但我个人觉得反而是一个机会。绿色科技具有长期发展的确定性。”
夏志进还特别提到,为支持绿色科技的长期发展,祥峰投资与淡马锡基金会近日联合发起了首届“绿智未来”可持续发展全球挑战赛,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评选可持续发展领域创新性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以慈善公益奖金为种子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