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9日,美联储公布3月会议纪要,警告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美联储官员也表示,预计今年美经济增长将明显低于预期。
美国新一届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引发国际舆论对“特朗普衰退”和“美国风险”的担忧。
美联储:通胀率略高,维持利率不变
美联储官员:经济增长将明显低于预期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圣路易斯联储银行行长穆萨莱姆表示,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明显低于预期的2%。他指出,当前美国经济的基本前景并非衰退,但由于信心下降、高企的物价以及家庭财富缩水,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穆萨莱姆警告称,如果认为美联储能忽视由于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影响,那是一个危险的假设,因为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存在,并对经济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
与会者表示,围绕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在考虑进一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幅度和时机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后续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以及风险平衡。
所谓“对等关税”是“开错方、吃错药”
中方在世贸组织发言引发广泛呼应
世界贸易组织9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货物贸易理事会年度首次会议。中方主动设置议题,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及其恶劣影响表达严重关切,要求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避免对全球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造成负面冲击。
中方发言引发各方强烈共鸣。欧盟、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士、挪威、韩国、马来西亚、巴西、秘鲁、哈萨克斯坦、乍得等46个世贸组织成员在此议程下发言,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表达关注,呼吁美国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中方表示,美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创建者和主要受益方,以货物贸易平衡与否评判在国际贸易中的整体获益高低是极其片面的。所谓“对等关税”是“开错方、吃错药”,不仅无助于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还会反噬美国自身,严重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呼吁所有世贸组织成员以史为鉴,坚守和维护多边贸易规则,通过多边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
特朗普称关税政策让美国“发财”
七成美国人认为关税措施会带来涨价
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声明,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也就是北京时间9日中午12时01分开始,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正式生效。当地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新关税政策让美国“发财”了。
路透社与益普索集团8日发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未来半年美国国内日用消费品、汽车、手机等,会因美国政府日前宣布的关税措施涨价。
调查结果显示,77%受访者认为未来半年手机等电子产品会涨价,73%受访者认为汽车和日用消费品会涨价。大多数受访者还表示,家用电器,新鲜农产品,房屋维修装修以及牛奶、奶酪等奶制品的价格也会上涨。
据路透社报道,反对美国新推出关税政策的受访者总计约占57%,而在共和党受访者中这个数字是约四分之一。
这项调查于4日至6日进行,在线询问了全美范围内1027名成年人,其中包括268名共和党人、337名民主党人和321名无党派者。
白宫:美国有能力在国内生产苹果手机
专家:售价翻两倍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新政将大幅提高美国多种商品的价格。
白宫方面4月8日称,美国有能力在美国国内生产苹果手机。但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公司高级分析师丹·艾夫斯表示,苹果若脱离原有的供应链体系,在美国生产iPhone手机,其售价将是原来的三倍以上。
美国鞋业批发商与零售商协会CEO马特·普列斯特也表示,以往售价150美元的进口运动鞋,在新关税政策生效后预计售价将上涨到230美元;若在美国本土生产,其售价可能在300美元以上。
事实上,除了苹果手机,包括亚马逊、微软、英伟达等大型美国科技企业都沦为美国关税政策的牺牲品。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将遭遇哪些反制举措?
或被欧盟征收高额数字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欧洲多国暗示,数字服务领域的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将成为反制目标。
“特朗普衰退”预警拉响
“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从钢铝关税到汽车关税再到“对等关税”,美国政府不断升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招致贸易伙伴反对和反制。国际舆论认为,美国正筑起高墙,阻碍商品、技术等要素流动,彻底背离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关系,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随着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挫,舆论纷纷拉响“特朗普衰退”的预警。经济学家也预测,关税政策会将美国经济“推下悬崖”。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说,反复无常的关税措施使企业几乎无法投资,阻碍了让投资和就业回流美国的目标。
加征关税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非但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恐怕只能为其播下苦难的种子。阿尔及利亚《独立青年报》警告,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执迷不悟不仅会为自己套上“绞索”,也会成为全球经济脖子上的“绞索”。
经济孤立主义只能让美国在衰退的轨道上加速。正如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所感慨的:“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