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只港股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以下简称“入通”股)后,股价先是大幅上涨,后又自高位大幅下跌,波动幅度大幅提升。
对于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市场认为可能存在多个方面的原因,包括指数成份股调整导致相关ETF被动买入、新晋“入通”股身份带来南向港股通资金“活水”买盘、市场投机资金借概念炒作,以及部分“入通”股上市时间不久,导致实际流通交易的股份数相对较少等。
日前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出现调整,相关调整并自2025年9月8日起生效,20只证券被纳入,多只股票在“入通”后涨势加速,波动幅度也明显变大。
这里面,最为典型的是药捷安康-B。公司在“入通”后股价即开始加速上涨,9月8日当天即大涨20.13%,并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股价一度翻了逾10倍。但在疯狂大涨后,9月16日开始药捷安康-B股价又开始剧烈调整,当天股价跌53.73%。9月18日,股价再跌12.43%。
佰泽医疗在“入通”后,波动幅度也明显加大,其中9月12日盘中一度大涨逾27%,全天振幅达26.52%;9月15日振幅进一步提升至67.79%;9月16日振幅进一步飙升至85.55%;9月17日振幅仍高达56.60%。公司股价日前亦开始频频暴涨暴跌,其中9月15日涨幅超过50%,9月16日涨幅达28.03%,之后则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
在上述股票之外,包括脑动极光-B、喜相逢集团、MIRXES-B等在内的多只港股,在“入通”后也出现类似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股价波动加大,相关个股的成交量也明显提升,单日平均成交量较未被纳入前激增数倍、乃至数十倍。
对此,市场看法不一,但普遍认为有以下四方面原因。第一,近期一些指数成份股调整,不少指数新纳入成份股的同时也是新晋港股通标的,催生追踪指数的相关ETF对新纳入标的出现被动买盘。第二,相关股票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后,其身份使得内地港股通投资者也开始有机会买入,因此扩大了相关标的背后投资者群体范围,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活水”,短期内亦明显增加了买盘。第三,可能还存在投机资金借概念炒作的因素。近期的“入通”股票中,多只属于医药赛道,特别是具有创新药概念光环的股票。如药捷安康-B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第四,上述被爆炒的港股通标的多为次新股,上市时间不久,目前实际进入自由流通交易的股份数相对较少,使得相对较少的交易资金就会引起股价的暴涨暴跌。
由于相关股票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后,波动明显加大,投资者如果处理不慎,一味盲目追高,可能会产生巨大损失。此外,部分“入通”股大幅上涨,也有提前透支基本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