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7.1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香港金管局将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向企业提供贸易、日常营运、资本支出所需且年期较长的人民币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使用人民币,并持续探讨更多元化的跨境资金获取渠道,为市场提供稳定且成本较低的人民币资金。金管局也将研究推动人民币与区内本币在港进行更便利的外汇报价与交易。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4%,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2.9%。当月,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增长0.3%,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3.1%。
尽管美国8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初请失业金数据意外爆冷。美国劳工统计局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7万人至26.3万人,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高于前值23.6万人和预期值23.5万人。
目前,交易员已加大对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的降息押注,预期美联储本次会议至少降息25基点,并且年底前可能还会再降息两次。 “美联储观察”工具也显示,本周FOMC有93.4%的概率将祭出25个基点的降息,将美国政策利率区间下降至4%-4.25%。还有极其微弱的可能性会降息50个基点。
展望未来走势,经济学家、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认为,从短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仍具一定动能。人民币升值动能来自三方面。短期来看,美国连续降息预期不断升温,中美利差或将收窄;中期来看,中国对外出口仍有欧盟、东盟、非洲及其他新兴市场支撑;长期来看,7-8月多项经济数据持续放缓,启动新一轮扩大内需增量政策的必要性升温,经济将逐步回稳向好。
著名经济学家盘和林则判断,人民币兑美元后续有望破“7”。后期关键指标,一个是美联储和美国国债利率的变动,另一个是我国跨境资本的流动情况。中国资本市场最近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外国金融资本流入也在一定程度推高了人民币汇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走高,主要是美联储降息迫近,美元显著下行,给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较强的被动升值动能。近期国内股市保持强势,外资加速流入,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改善了汇市情绪。
对于后市,王青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易涨难跌,但快速单边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风险都不大。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还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青年报、中新经纬、公开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