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潮宏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计划实现“A+H”两地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此前,潮宏基发布公告称,计划在香港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
加盟店占比超八成
轻资产模式加速扩张
公开资料显示,潮宏基成立于1996年,深耕中高端时尚消费品的品牌运营管理和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现阶段聚焦珠宝首饰和时尚女包领域,“CHJ潮宏基”与“FION菲安妮”两大核心品牌的运营管理。2010年1月28日,潮宏基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A股首家时尚珠宝上市公司。
2021-2024年,潮宏基净利润经历“过山车”式变化。2021年同比增长151.03%至3.51亿元,2022年骤降43.22%至1.99亿元,2023年反弹67.41%至3.33亿元,2024年再度回落至1.94亿元。潮宏基在招股书中坦言,“金价的大幅变动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潮宏基拥有1542家线下珠宝门店,其中自营店201家、加盟店1337家,加盟店占比达86.7%。今年上半年,潮宏基加盟渠道收入占比达54.7%,成为营收增长核心引擎。
今年上半年,潮宏基新增加盟店68家,自营店数量减少37家。然而,加盟模式毛利率仅为16.6%,显著低于自营渠道的35.3%,且需承担品牌管理、库存风险等隐性成本。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潮宏基存货的结余分别为22.06亿元、22.44亿元、26.03亿元及25.92亿元。同期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70天、186天、177天及151天。
潮宏基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因多项超出我们控制的因素而承受存货风险,包括金价波动、供应商延迟或中断供货、客户订单减少、消费潮流转变、客户喜好及新推出的竞争产品。若市场需求突然下跌,我们可能会面临存货过剩的问题,不得不折价出售或进行促销活动,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滞销存货。”
未来,潮宏基战略重心是否向加盟模式倾斜?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潮宏基证券办,其工作人员表示,“不是的,要结合各个商圈具体情况而定,不会盲目去扩展。”
第二大股东减持股份
东南亚试水海外营收占比不足1%
据悉,潮宏基的历史可追溯至1996年3月,潮阳市潮鸿基实业(其在成立时为廖木枝持有51.9%权益的公司)与廖坚洪在中国成立潮宏基的前身汕头潮鸿基。经过数轮股权变更后,汕头潮鸿基于2006年9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显示,在潮宏基股权架构中,廖木枝、林军平、廖创宾为一致行动人士,合计持股约31.67%,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尽管招股书将“全球化战略布局”列为赴港上市核心目的,但潮宏基的国际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公司境外营业收入仅2641万元,占总营收0.41%;2025年上半年,亚洲其他地区收入1280.12万元,占比0.31%。
2024年,潮宏基以东南亚市场作为海外布局的首站,迈出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目前,潮宏基在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拥有4家海外门店(1家自营、3家加盟)。公司规划在2028年底前将海外门店数量扩展至20家,并设立香港总部统筹海外市场运营。
招股书显示,本次港股IPO募资拟用于海外扩充、兴建新生产基地、营销及品牌建设,以及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