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再提长时储能,多家储能企业已有相关布局

2025-09-17 22:03:00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目前国内弃风、弃光仍然严重,但电力供应仍会面临紧缺。”9月17日,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提出这

“目前国内弃风、弃光仍然严重,但电力供应仍会面临紧缺。”9月17日,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提出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

他表示,其背后原因是目前储能市场缺乏煤电那样的长时能量调节技术,长时储能技术将是储能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长时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系统调峰、电力保供压力不断增大,发展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2小时以内的中短时储能无法保护电网免受因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所带来的冲击,主要用于应对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波动或频率调节,而长时储能主要实现跨日甚至跨季节的储能需求,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据赵天寿介绍,过去十几年我国光伏和风机的发展非常迅速,风光电的成本已低于煤电,光伏和风机装机容量已超过煤电的装机容量,但由于新能源的不可控性,弃风、弃光现状依然非常严重,全国占比有5%,部分西部地区占比30%。

“风光电占比的提升导致电力系统的抗扰动能力下降。”赵天寿举例称,前几年,英国由于电网惯量不足,电网频率失稳造成大停电。因此,如何应对风光电的不可控性,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当前新能源发展的重大关键课题。

“发展长时储能技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在今天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之前,赵天寿已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发展长时储能的必要性。他表示,美国、英国、欧盟都明确了长时储能的战略地位,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

“长时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都将起到重要作用。”赵天寿表示,在发电侧,随着风光电占比的提高,断电的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发展长时储能技术来覆盖风光的间歇时长。

“电网侧也需要长时储能技术削峰填谷提升电网利用率。”据赵天寿介绍,我国多条风光外送跨区域电网存在低谷时段大于6个小时的情况,需要长时储能技术来提高电网的利用率和输电效率。

“国内北京和深圳的谷时电价时长超过8个小时。”赵天寿举例并表示,用户侧需要长时储能技术来峰谷套利,降低用电的成本。

多家锂电储能企业发力长时储能

在技术路线上,赵天寿进一步表示,传统的抽水蓄能是非常成熟可靠的长时储能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但建设周期长,选址不及电池灵活,存在地域的限制。“我国抽水蓄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但风光资源主要在我国西部,存在明显的地理空间上的缺配。”

赵天寿认为,液流电池凭借本征安全、寿命长等优势,是长时储能的理想选择。

尽管液流电池技术在成本上仍面临挑战,但业内认为,通过提升电池电流密度、电解液利用率等技术,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推动产业化应用。

据赵天寿介绍,其团队通过多尺度电极结构优化与机器学习辅助设计,将电流密度提升至400mA/cm²,推动液流电池度电成本下降。

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强化新型储能等技术特别是长时储能技术创新攻关和前瞻性布局。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长时储能的潜在市场空间将从2025年开始大规模增长,全球累计装机量将达到30GW至40GW,累计投资额约500亿美元。

近年,海辰储能、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多家锂电储能企业纷纷发力长时储能。针对4至8小时的长时储能市场,海辰储能曾发布长时储能专用电池MIC 1130Ah(安时,电池容量单位),据称帮助储能直流侧储能系统降本25%。

年初,全球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者Quinbroo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宣布,将与宁德时代合作,计划在澳大利亚开发8小时电池储能项目。Quinbrook表示,计划在澳大利亚各地提供约3GW的新型长时储能LDES技术EnerQB,相当于24GWh的储能容量。

“储能大电芯装机占比正在快速提升。”亿纬锂能表示,从海外趋势看,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走向4小时及以上的长时储能,公司的628Ah产品契合市场对长时储能的需求。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