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飞越大西洋,开启又一次访英之旅。
这将是特朗普第二次以美国总统身份受邀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被视为罕见的“破例”访问;同时也是继7月底访问苏格兰后时隔一个多月再度访英。
究竟是什么力量将特朗普与英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何两次收到“重礼”?
特朗普上次对英国展开国事访问还在2019年第一任期。
当时,他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高规格接待。
尽管那次访问“槽点”不少,比如特朗普被批“粗鲁”“无礼”,但并不影响他在6年后再次拿到王室邀请函。
本周的访问将使特朗普在美国历史上再度留下空前印迹:成为首位两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
按惯例,美国总统在首次国事访问后,若再访英国,通常不再被给予国事访问的待遇,而仅与英国君主进行茶叙或午宴。
特朗普却能打破惯例,两次收到英国送上的“最高级外交礼物”——国事访问,被认为相当罕见。
根据行程安排,特朗普和妻子梅拉尼娅将于9月16日抵达英国,并于17日正式进行访问。
由于白金汉宫正在修缮,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此次将在温莎城堡接待特朗普夫妇。
据悉,英国王室为特朗普安排了盛大仪式,包括鸣放礼炮、马车巡游以及国宴;并“加演”一连串特殊“节目”: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队和英美F-35战机的飞行表演以及军乐队表演“鸣金收兵”仪式。
特朗普此行还将拜谒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陵墓并敬献花圈。
18日,特朗普将从王室外交回归政治议程。
在英国首相斯塔默位于契克斯的乡间别墅,美英领导人将举行会谈,随后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当晚,特朗普夫妇结束访问回国。
无论是访问规格还是频次,特朗普对英国可谓情有独钟,在“特朗普2.0”时期堪称独特的外交景观。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认为,特朗普之所以亲近英国并能使后者打破常规两度邀其国事访问,除了英美有特殊关系之外,双方还有现实考量。
从特朗普角度说,需要在当前美欧博弈中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而英国作为欧美协调者经验丰富,符合其需求。
比如,英美率先达成关税协议,为后续美欧达成协议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且英国在俄乌问题上也尝试弥合美欧分歧。
从英国角度看,也有多重利益盘算。
其一,利用当下美欧博弈的机会,试图在两者之间搭建桥梁、居中协调,以此扩大英国外交影响力。
其二,通过放大“中间人”角色,以此调动欧美,两头获利。
但崔洪建补充道,“中间人外交”并不仅仅是扮演掮客角色,还需满足三大条件:具有自身价值、外交技巧高超以及提供个性方案,这对斯塔默将是一大考验。
还有分析指出,国事访问是英国一项“战略安排”,斯塔默不惜打出“王室牌”拉拢特朗普意在取悦后者,以减轻美国部分政策对英国的外溢影响,进而让特朗普在关税、俄乌冲突等议题上听取英国意见。
目前,英美虽已达成关税协议,但钢铝关税仍未确定,斯塔默希望特朗普在此访期间落实降低钢铝关税的承诺。
聚焦科技、金融合作
美英领导人会晤是此访更具实质意义的环节,这也是双方继苏格兰高尔夫球场之约后再次会面。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率科技、金融高管团一同访英,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OpenAI创始人及CEO奥尔特曼以及投资公司黑石集团、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CEO等,被认为双方将聚焦科技、金融等合作。
唐宁街希望通过此访加强英美经贸、安全和能源关系,并已迫不及待“剧透”预期成果。
据斯塔默发言人表示,两国领导人将签署“技术伙伴关系协议”和“重大民用核能协议”。
其中,技术合作协议尤为引人关注,预计将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电信及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
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贝莱德将投资建设英国最大数据中心,黑石集团旗下子公司将主导该项目,OpenAI也参与其中。该项目被称为英国版“星际之门” 。
在特朗普到访前,英国政府还宣布,PayPal、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等美国主要金融机构将向英国投资超过12.5亿英镑。
崔洪建指出,英国想实现“中间人外交”目标,就需要具体内容支撑,包括技术、核能、科技、金融等合作。
此外,英国作出相关合作安排也有其他考量。一则希望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投资安排,以减少“脱欧”带来的经济影响;二则投特朗普所好,以利益为筹码与其做交易。
氛围时机不无尴尬
尽管能享受“至高殊荣”以及王室全套礼遇,但特朗普此次访英氛围与时机有点尴尬。
首先,特朗普可能“邂逅”大规模抗议,2019年访英时的示威一幕料将重演。
英国此次为特朗普的国事访问制定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安保计划,力度和规模都是2023年国王查尔斯三世加冕以来最大的。
据悉,考虑到安全和抗议者的“敌意”,特朗普在温莎城堡停留的第一天不会有任何公开活动。
其次,爱泼斯坦案投下阴影。
因被曝与已故美国富商爱泼斯坦有染,斯塔默近日将英国驻美大使曼德尔森解职,还因此被批用人失察。而特朗普本人与爱泼斯坦案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有评论称,爱泼斯坦案如幽灵般浮现于英美关系中,将使双方领导人会晤显得尴尬。
第三,此访还被乌克兰及巴以问题分歧所笼罩。
比如,英国等部分欧洲国家即将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对此强烈不满。
或许虑及诸多干扰因素和不确定性,邀请特朗普9月到访被认为是英国刻意安排。因为9月恰逢议会休会期,可避免邀请特朗普在议会发表讲话,一来多名议员抵制特朗普在议会演讲,二来唯恐特朗普在演讲中口无遮拦,就巴以问题发表亲以言论,激怒英国民众。
可以预计,“特朗普此访环境不会太友好,英国舆论对他也不会太欢迎”,崔洪建说。
进入长期调整过程?
若将英美特殊关系比作一袭华丽的袍子,两度国事访问“织就”的美丽图案仍然无法掩盖华袍底下的裂缝。
英国前驻美大使曼宁先前指出,英美特殊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问题不在于政策,而在于世界观”。
有分析称,随着价值观分歧、政策差异扩大以及美国外交政策调整、英国国际地位变化,传统的美英特殊关系已被打破。
崔洪建指出,自奥巴马政府以来,英美关系就处于下降状态。美国官方基本不提特殊关系的概念,让英国深感挫败。特朗普执政后,由于他支持“脱欧”和极右翼英国改革党,两国矛盾实际上有增无减。
总体来看,英美关系正在呈现两个方向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英国自知以目前实力难有外交作为,故仍希望维系英美特殊关系,但是对美外交自主性下降。
“面对美国施压,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更多考虑的是危机管理,缺乏与美国分庭抗礼或实现政策自主的条件和勇气。”
另一方面,英国以及欧洲将美国政治特朗普化视为长期趋势,对美政策已转向长期战略,不再对美国抱有现实期待,即特朗普下台后,美国会重回常态,英美或欧美关系能重启。“从这一意义来说,英美关系正在进入一个长期调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