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近日发布报告指出,过去10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出口实现成倍增长,相比之下,同期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出口分别增长28%和58%。这一显著变化,标志着中国出口格局正朝着更加多元、更加均衡的方向稳步迈进,国际市场布局持续优化。
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成为中国加速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关键推动力。2020年至2024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65%。这一时期,美国不断加码关税政策,给国际经贸秩序带来严重冲击。面对高度不确定性,中国企业主动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实现了出口路径的优化与升级。
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合作持续深化,多元平衡态势不断增强。2025年前7个月,中国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占比65.5%,其中,对东盟、非洲分别增长9.4%和17.2%,均明显高于整体;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占比提升至51.7%。这表明中国传统贸易伙伴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地位显著上升,出口多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
随着全球价值链深刻重构,全球南方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增长速度看,2000年至2023年,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的平均值为5.2%,较发达经济体增速平均值高3.3%。如今,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已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正以其强劲动力推动全球发展并积极参与治理变革。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过去30年间,发展中经济体内部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比例从10%升至26%,预计2032年将达到32%。全球南方正重塑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的发展路径。
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理念,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标普全球报告指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关系稳固,为企业海外拓展提供重要机遇。尽管面临法律、基建等挑战,中国企业仍在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稳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不过,面对日益多元的市场环境和合作伙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亟待转型升级。企业须突破传统思维,主动适应全球南方市场多样复杂的现实情境。这些国家政府形态和治理能力各不相同,以往高度依赖政府支持的出海模式难以持续,必须转向更加灵活、自主的经营策略。企业需加强市场调研,精准捕捉需求,深化产业链本土化运营,充分激发新兴市场的内在潜力。
还要看到,民营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进程中表现突出,已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2025年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中高端制造领域,民营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为中国出口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中国正依托持续优化的出口格局,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展望未来,随着多元平衡出口体系的日益巩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必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经贸稳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