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密轴承业务见长的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精工”,002553.SZ)计划大举扩张滚珠丝杠产能。公司9月9日发布更新后的定增草案,募资金额从最初的3.66亿元缩减到1.88亿元,降幅48.63%。
新的募投计划中,滚珠丝杠副产品拟投入募集资金9503.34万元,完全达产年将新增产能300万套,扩产比例为4518.07%。据分析,由于2024年该产品营收占比不足1%,本次新增产能可能存在无法顺利消化的风险。
资料显示,南方精工一直致力于精密轴承、单向滑轮总成、单向离合器和其他精密零部件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摩托车和其他工业领域。此次定增,拟深化公司在汽车零部件及工业轴承领域的产品布局,扩充产能并优化相关产品结构。
具体来看,南方精工本次拟增发股份约1.0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753.03万元(含),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投向“精密制动、传动零部件产线建设项目”“精密工业轴承产线建设项目”。公司称,上述项目产品均属于主营业务中的精密轴承产品,因此本次募投项目均投向现有主业。
南方精工前次募投项目为2011年IPO募投项目“精密滚针轴承及单向轴承总成项目”,该项目系针对精密轴承之滚针轴承产品、单向离合器产品产能的技术改造及扩产。
相较前次募投项目,南方精工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聚焦精密轴承产品,并未投向单向离合器及单向滑轮总成产品。公司解释称,针对精密轴承之滚针轴承产品,拟扩大工业滚针轴承生产、销售规模并丰富自身在工业领域的产品布局,完善产品体系;针对制动、传动零部件产品,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优化产品结构。
这是南方精工201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再融资。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南方精工累计直接融资3.74亿元(均为首发融资),累计实现净利润14.5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6.13亿元,派息融资比为164%。
南方精工此次募集资金投向当中,“精密制动、传动零部件产线建设项目”计划以募集资金投向滚珠丝杠副、液力变矩器内外圈两种精密制动、传动零部件等产品。
其中,滚珠丝杠副产品与南方精工一般轴承产品的生产原材料均为各类钢材,生产过程均包含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等工序,均可应用于汽车领域并向工业领域拓展。公司此次募投规划中,滚珠丝杠副产品拟投入募集资金9503.34万元,占拟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50.68%。
根据南方精工募集说明书,公司此次投向的滚珠丝杠副产品,完全达产后将新增产能300万套,扩产比例为4518.07%,扩产幅度较大。2024年度,公司滚珠丝杠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1.04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0.15%。
对此,南方精工解释称,本次募投项目对滚珠丝杠副产品的扩产比例大幅提高,主要系该产品是公司2023年开始逐渐生产的产品,现有产能基数较小。据介绍,公司该产品2023至2024年度实现的销售收入及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由10.89万元提升至121.04万元、0.02%提升至0.15%。
南方精工自2023年起开始投资建设滚珠丝杠副产线,截至本次募集说明书披露的报告期末,已形成一条年产6.64万套的产线。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精密制动、传动零部件产线建设项目”当中,包括建设年产300万套滚珠丝杠副产品产线。
不过,针对滚珠丝杠副产品超过45倍的产能扩充计划,南方精工也表示,若未来该类产品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或市场开拓不力,则公司本次滚珠丝杠副产品新增产能存在无法顺利消化的风险。
南方精工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1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852.69%。
记者注意到,南方精工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公司持有的对外投资股权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减持对外投资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这些均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南方精工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当期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公允价值两部分变动损益分别为0.31亿元和1.63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对应为12.07%、63.06%。这两部分损益,主要是公司期内所持“泛亚微透”股票分红及减持产生的收益和所持股份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两部分均不具有可持续性。
因此,南方精工上半年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0.65亿元,同比增幅为10.54%。从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来看,63.20%来源于汽车行业;从产品来看,58.34%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精密轴承。
南方精工利润水平受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波动影响较大。公司表示,若未来宏观环境、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公司对外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不及预期或其股票价格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形,进而可能存在相关对外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波动导致公司业绩波动或下滑的风险。
不仅如此,滚珠丝杠赛道拥挤,大量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布局,若南方精工未来不能持续拓展客户以保持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不能及时研判行业趋势开发新产品或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结构,以及不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则公司业绩还存在波动或下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