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中国车企亮相慕尼黑车展大放异彩

2025-09-10 01:02:00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当地时间9月9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MOBILITY2025,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在德国

当地时间9月9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MOBILITY2025,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在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盛大启幕。

《证券日报》记者从慕尼黑车展组委会官网了解到,作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展会之一,本届车展以“‘动’悉一切”为主题,聚焦移动出行、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三大核心方向。本届慕尼黑车展,中国参展企业数量猛增至100余家,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汽车电子等全产业链,不仅带来多款全球首秀或欧洲首秀的重磅车型,更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布局与生态协同,打破地域与政策壁垒,成为慕尼黑车展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彰显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的引领地位。

全产业链覆盖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车展上,作为东道主的德国车企三巨头重磅出击。其中,宝马集团发布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宝马iX3,该车基于宝马全新的智能化平台打造,配备全景iDrive等创新技术;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纯电GLC同样迎来全球首发,外观及内饰设计、车身尺寸等均有较大革新;大众集团旗下各品牌也发布了多款新车,其中,奥迪品牌推出融合赛车基因与现代电动美学的全新概念车ConceptC,保时捷品牌则迎来新款911TurboS全球首发。此外,欧宝、现代汽车、Lucid等车企也在车展中展示了公司的最新产品。

本届慕尼黑车展上,中国车企以“多品牌、全品类”策略覆盖了诸多细分市场,多款新车凭借创新设计与硬核技术成为焦点。其中,小鹏汽车携全球首款AI汽车P7+等五款车型亮相;长安汽车旗下品牌阿维塔的全球首台概念车XPECTRA惊艳全场;零跑汽车全球首秀个性战略新品Lafa5;一汽红旗选择了EHS5作为本次车展的主打车;广汽旗下昊铂、传祺、埃安三大产品序列的明星车型集体亮相,第二代AIONV正式宣布登陆欧洲市场;奇瑞旗下欧萌达、Jaecoo双品牌带来5款车型,其中Jaecoo7插混车型率先登陆德国,覆盖不同能源需求用户。

在技术输出层面,中国车企的全栈自研实力得到充分展现。其中,小鹏汽车发布了公司在欧洲的首个研发中心,以“InEurope,withEurope”为核心挖掘本地需求,同步展出了人形机器人IRON、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及SEPA扶摇架构,展现从“智能汽车制造商”向“全球AI汽车公司”的转型;零跑汽车依托全域自研优势,推出业界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其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的技术方案已加速落地欧洲本地化生产。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自2023年亮相慕尼黑车展起,公司便为海外市场做足了产品准备。全球化是中国车企的必由之路,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后续海外产品投放将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供应链企业的集体亮相,形成了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出海”格局。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四大巨头展示了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等前瞻技术。其中,宁德时代推出了电池领域最高安全等级的NP3.0技术平台,并正式发布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神行Pro”。在智能驾驶领域,地平线携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与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参展,征程6系列可满足从基础ADAS到全场景城区智驾需求。此外,速腾聚创、大疆卓驭、Momenta等企业展示的激光雷达、智驾算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智能汽车技术生态。

加速全球布局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车企所占市场份额达到15%,较去年同期的9.2%大幅提升。在面对欧盟关税政策与欧洲市场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时,中国车企通过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生产、本地化合作的策略,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的升级。在研发布局上,小鹏汽车的欧洲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与硅谷、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形成协同,公司副董事长顾宏地表示,该中心将直接倾听欧洲用户声音,转化为创新成果。此外,比亚迪、奇瑞等企业也纷纷通过调研欧洲路况与用户习惯,优化智能驾驶与座舱功能,让消费者深度体验电动车性能。

生产端,中国车企加速全球本地化落地。今年7月份,小鹏汽车印尼工厂生产的首辆X9顺利交付,标志其全球本地化生产进入新阶段;零跑汽车借助Stellantis集团资源,在西班牙推进B05掀背车本地化生产,该车型对标大众ID.3,适配欧洲狭窄城市道路;比亚迪在匈牙利、土耳其的工厂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公司副总裁李柯表示,公司计划三年内实现在欧洲本地生产电动汽车,短期内,插混车型将成为公司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主力。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与全球巨头的协同持续深化。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不仅应用于大众中国纯电平台,还将拓展至燃油与插混车型;地平线与博世、大陆集团等国际Tier—1合作,基于征程6B打造的博世第四代多功能摄像头预计于2026年6月份交付;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资公司则成为其开拓欧洲市场的跳板,快速覆盖了1700余个销售服务网点。

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中国车企收获了欧洲市场的好评。尽管欧洲消费者普遍品牌忠诚度较高,但中国车企通过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服务,正逐步打破认知壁垒。例如,上汽集团旗下名爵作为中国品牌代表,稳居德国市场中国车企销量榜首。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比亚迪在欧洲销量同比大增225%,所占欧洲市场份额超过了特斯拉。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本届慕尼黑车展上,中国车企不仅展现出了其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沉淀,更通过本土化布局与生态协同,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