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2025跨境新生代|“生而全球化”:AI、硬科技能帮中国品牌摆脱刻板印象吗?

2025-09-10 17:00:0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近两年,出海市场有一个非常火的词叫“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这其中除了包含本土化运营思路成为出海市场

近两年,出海市场有一个非常火的词叫“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这其中除了包含本土化运营思路成为出海市场主流这一层含义之外,也折射出更多中国品牌“创一代”从出生就携带了全球化基因。

“早期,大家都说中国出海品牌方不会做品牌,不会做服务情绪价值的产品,但在Glocalization思路下,这一短板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补足。”电动自行车品牌Heybike联合创始人李一帆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

亚马逊全球开店调研显示,今年一季度,约45%受访跨境电商企业使用生成式AI(人工智能)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此外,9月10日,由亚马逊广告与亚马逊全球开店联合推出的“水手星计划”,新一季15家品牌视频陆续上线。五年间,参与该项目的品牌中有超过60%搭建了海外团队。

Glocalization思路下,更多中国品牌为出海而生。AI加速覆盖和渗透、硬科技产品成为市场焦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迈入出海3.0阶段。

更多中国出海品牌带着全球化基因出生

“一开始定义产品、受众时,我们选择的就是全球市场用户,在欧美、日本等多个海外市场,包括人力、本地资源等的投入,也是准备做这个市场的第一天就部署了。”HOVERAir全球电商负责人王心暄告诉记者。HOVERAir是一家消费级飞行相机品牌,天眼查显示,知名中国出海品牌安克创新投资了其母公司零零科技。

不过,即便从品牌定位阶段就已经明确全球市场部署的思路,但在出海过程中,水土不服的情况依然很多。

据王心暄透露,日本市场消费者选择相对比较固定,品牌忠诚度非常高。而在欧洲上线初期,整体运营难度也非常大。

“我们所处品类还是相对比较敏感一些,会有很多法规和要求,复杂度就会比较高,因此初期欧洲市场整体布局会比预期相对慢一些。”王心暄表示。

对于海外市场本土化运营难度,李一帆也举了日本市场的例子,包括文化冲突以及本地员工的管理等。不过,他依然认为本土化运营是必要的。

“在规模制造方面,比如电子消费领域等,中国都占据绝对优势。但早期,大家都说中国的品牌方不会做品牌,但随着更多品牌开展本地化部署,通过学习、磨合,这一块短板已经得到非常大的补足。”李一帆称。

王心暄认为,很多中国出海品牌的创始人都非常“老实”,因为很多人似乎一直以来都接受自己是工厂的定位,更多借助供应链优势去做非常上游的业务。但实际做品牌,是接下来中国品牌出海一个很好的增长点。

更多出海品牌敢创新敢定价才是进步

出海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着出海品牌对海外市场差异化需求不同程度的探索。从现阶段来看,中国品牌出海几乎已经涵盖家居生活、户外出行、智能影音、办公文具、时尚服饰等多个领域。

在各个类目里,一些变化也正在发生,比如高端化、硬科技化,还有对更多细分赛道的挖掘。特别是高客单价商品在海外市场的突破。

记者注意到,上个月HOVERAir发布的新款无人机定价999美元起。王心暄解释称:“我们所处的领域相对来说技术密度很高,从研发到最终上线的周期很长,至少要一年甚至是一年半以上。”

“做创新这件事是比较贵的,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多,比如对便携、易用等有更高的要求,对应产品的迭代就需要更多技术和研发投入。赛道的门槛决定了无法追求低成本、低价。”王心暄补充说。

对于中国品牌出海在定价策略上的变化,李一帆也认为,产品有创新就意味着其在功能、性能等方面,并不能轻易找到对标或是替换的对象,这根本上决定了所谓的定价、溢价权。“此外,通过营销触达用户,去促使他们愿意支付创新背后的高定价,这一点也很重要。”他如此补充。

更多中国出海品牌敢创新敢定价,想摆脱传统“低价制造”的出海品牌标签,这也是中国出海进入“3.0时代”,从供应链输出走向品牌和创新输出的必由之路。不过,在欧美等相对成熟的海外市场上,这一步可能已经迈出,但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对于更多的中国出海品牌而言仍然挑战重重。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