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三方成立新公司 一汽-大众捷达侯春昭:未来将开启品牌新形态 发力智能和出海

2025-09-10 01:02:00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未来捷达将从一汽和大众的合资公司,变成一汽集团、大众中国和成都政府三方的合资公司。这看起来是股比的改变,但本质是性质的

“未来捷达将从一汽和大众的合资公司,变成一汽集团、大众中国和成都政府三方的合资公司。这看起来是股比的改变,但本质是性质的变化。因为未来捷达会有成都政府的持股,这意味着捷达发展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包括品牌的变化、内部的组织流程,还有出海等等。”近日,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公关总监侯春昭在《中国经营报》零观汽车“破局汽车智能化三部曲”2025成都车展特别访谈中表示。

据了解,近日,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蓉城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宣布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共同将其打造为四川省汽车产业领军企业。

《中国经营报》:成都是捷达在华的第二故乡,成都对品牌有什么意义?在品牌发展脉络中,成都的定位又是什么?

侯春昭:成都是捷达的福地,而且真的给了捷达很大的支持,尤其是政府方面:

第一,未来成都政府会帮助捷达品牌整合供应链。现在中国汽车智能化的供应链很完善,成都本地的供应商体系也非常完善。有了成都政府的加持,未来捷达会变成“既有德系品质,又有中国智能化” 的品牌,把双方的优势整合起来,这是成都赋予捷达的第一个重要意义。

第二,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最近几年成都发展非常快,整个市场容量、市场活力都能给捷达提供很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经营报》:三方合资后,捷达有哪些核心规划?

侯春昭:捷达的公司从双方合资变成三方合资,未来主要有三个大方向:

第一个是智能化投入。我们也意识到,作为传统德系品牌,目前在智能化上和国内新势力有差距。现在有了政府的资源注入、供应商资源注入,未来捷达的产品会强化智能化投入,在研发、定位上更多加入中国智能化的元素。

第二个是出海布局。目前捷达只在中国销售,而且因为隶属于德国大众集团,做全球化出口时,要考虑捷达、大众、斯柯达、西雅特的市场平衡,过去出口会受一些限制。但未来捷达成了独立公司,成都政府也希望捷达能变成“在中国,为全球” 的品牌——以后全球能通过正规渠道买到的捷达,都会是中国生产的,这是我们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定位。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捷达品牌会面向中亚开展出海营销动作。

第三个是,成都政府一直希望有一个“本土化品牌” 作为四川省的代表,这和捷达的定位很契合:捷达最早在长春生产,后来一汽-大众建了全国五大基地,就一直在成都生产,和成都有非常深的渊源。这些年成都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比如技术支持、人力资源支持,还有各种产业政策支持。这次合作是双方的 “双向奔赴” 和互相回馈,有三方共同努力,我相信捷达会有更宏伟的未来。

《中国经营报》:今年成都国际车展有哪些变化?有哪些亮点?

侯春昭:我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感受:

第一,从很多品牌的发布会能看出来,大家都在很用心地设计内容和主题。我看到有些展台专门做了七夕主题的展览,能感受到大家在内容打造上的投入。

第二个是传播趋势的变化——现在很多展台都在培养自己的新媒体主播,而且主播数量已经非常多。我觉得这会是车展未来传播的大趋势,大家会通过更多自有渠道,把展台的内容传到线上。

现在车企销量承压,传播动作也更务实、更落地。销售顾问在展台直播,自己的主播也在直播,直播间里直接讲车的参数、性能、价格,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车卖出去。

《中国经营报》:今年成都国际车展捷达品牌都有哪些动作?

侯春昭:坦白地讲,我们是把成都国际车展当作后续动作的“先导展示舞台”。

这次成都国际车展,我们展出了捷达的一款全新车型VS8,这款车在 9 月 5日举办正式的上市发布会。这次发布会我们做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创新,我们打造了一场脱口秀式的发布会,我们所有的领导和嘉宾都会用非常风趣、接地气的方式和观众沟通,不讲参数,不念PPT,用“说人话的方式”让大家听懂,VS8这款产品也是捷达品牌的全新车型,外观和内饰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智能化水平已经比肩主流电动车。

除了展示新车,我们更多是通过各种媒介,在展台讲“造车背后的故事”。

按我的理解,目前中国汽车大市场已经分成了两个赛道,能明显感觉到,现在的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造的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虽然都叫车,但产品底层逻辑不一样。

捷达现在在做的,就是在传统车企领域,把造车本源的东西讲给大家听:比如一辆车从研发到测试,要做多少碰撞试验,从各种维度撞击后,怎么通过参数判断乘员是否会受伤。说得通俗点,我们在做“造车科普” 的工作。

实事求是地说,新势力车企的传播能力远强于传统车企,这点我们自愧不如,但传统车企是构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大部分东西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都是自己自研的,有完整的产业链能力。现在中国消费者可能不太清楚这些,所以传统车企有责任把这些讲出来,让消费者知道选车该关注这些点,这也是我们的传播方向。

《中国经营报》:我们近期发起了“你愿意为智能辅助驾驶买单吗” 的调查,你觉得消费者该为智能辅助驾驶买单吗?程度是多少?愿意为哪些技术买单?

侯春昭:智能辅助驾驶确实是未来车辆功能的趋势,实用而且能提升安全性。但关键是,中国客户太多元了,不同车企面对的客户群差别很大。

有的消费者会特别在意智能辅助驾驶的体验感,自然愿意为这个系统买单;但也确实有下沉市场的用户,或者年龄偏大的用户,就喜欢自己操控的感觉,觉得辅助驾驶没用,我们也需要满足这类客户的需求。

未来随着年轻用户的成长,不同用户的比例会变,但就当下而言,各种客户群都存在,确实有对辅助驾驶完全不感兴趣的人。这个技术是好东西,但最终还是看能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有需求的,自然会买单。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汽车市场格局会是什么走向?

侯春昭:第一,中国新能源消费者的认知在变。今年开始,可能因为汽车安全事故,大家渐渐变得理性了——开始关注“车原来需要有这些东西”,也重新审视车企的宣传。之前不少车企的宣传确实有夸大成分,和实际有差距,现在经过一些教训,大家逐渐回归理性。

第二,从上半年的销量数据看到,传统车企的销量在回升,这可能和消费者理性化有关。未来新能源车渗透率越来越高,这个趋势不可逆;但传统车企不会就只走下坡路,只要能抓准用户需求,及时弥补和新势力的差距,下半年会是传统车企的机会。

最后也希望,捷达能在三方合作的加持下稳步发展,也希望整个行业能在下半年各展所长,一起有好的成绩。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