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每中转一次双边贸易会下降40%,“丝路海运”这样重塑港航贸生态体系

2025-09-10 15:00:00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贸易伙伴缺少海运直联会导致出口额降低。每增加一次中转,双边出口额会平均下降40%。”在本月8日至9日举行的第七届“丝路

“贸易伙伴缺少海运直联会导致出口额降低。每增加一次中转,双边出口额会平均下降40%。”在本月8日至9日举行的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上,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投资司参赞张若思如是称。

她表示,尽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企业在全球投资和布局时必须面临的核心问题,但国际贸易仍有很强韧性,“在美国推行了所谓的‘对等关税’以后,仍然在多边规则下进行的贸易是72%”她呼吁各方要改善海运的基础设施和增加海运连通性以获得更多贸易机会。

这一观点恰好与“港航畅丝路,商贸通四海”的论坛主题相呼应。在国际贸易和供应链投资的不确定性给国际港航业发展提出诸多挑战之际,“丝路海运”这条从福建出发的“黄金水道”正在连接全球,通过港航贸一体化带动区域发展。

带动区域发展

“丝路海运”是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与平台。

福建省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志平进一步介绍称,“丝路海运”开行福建通往拉美国家航行时间最短的集装箱单轮航线,时效提升了7天以上。“丝路海运”海合会国家海铁专线常态化运行,每标箱成本1400元,总体成本降低了近25%。

“丝路海运”的发展也在带动沿线国家港航贸一体化的进程。

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办事处中国区首席代表尤德良博士在主论坛上表示,该国最大的港口格但斯克港与厦门远海码头开通了直航,并于2021年加入“丝路海运”联盟。目前,其第三个扩建项目于5月投产,建成后吞吐量可达500万标箱。

“波兰自身意识到了在物流基础设施上跟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差距,所以不断往这个方向努力。”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塞尔维亚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部长德拉甘·格拉莫契奇表示,期待更多中国集装箱通过希腊港口,经马其顿和塞尔维亚,走到欧洲的市场,“让福建省的茶叶出现在塞尔维亚老百姓的家里,让塞尔维亚的红酒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运输司司长任卫民表示,亚太地区的头部十个国家贡献了87%以上的贸易额,而不发达国家、小岛国家的贸易额仅占1%。“丝路海运”的框架和机制有助于创造新的可能性,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接触海洋,经济发展获益。

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进军

经过7年的发展,“丝路海运”这条从福建出发的“黄金水道”,正凭借智能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发展,重塑港航贸生态体系。

在本届论坛上发布的“丝路海运”十大建设成果中,就有港航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成就。作为国内锂电池出口运输的重要港口城市,厦门先后发布全国首个针对储能集装箱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和首部锂电池海运安全技术行业标准,与国际海事组织相关国际公约高度衔接,为锂电池安全出口提供了扎实可靠的“中国方案”。

传统海员和码头工人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也是全球航运业共同应对的挑战,预计2030年全球海员缺口将突破30万。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张宝晨也提到,他此前研究发现国内多所大学海上专业上船率最高仅为40%,最低仅超10%,而船舶智能化是应对高级海员短缺的有效解法。

“全球首个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大型智能船舶‘智飞号’正在山东省的两个港口之间航行,目前航次已经过千。” 他介绍称,它可以在开阔水域实现高频度自主避碰,并能完成全程无驾驶人参与的自动靠离泊。

港航贸数字化转型也是本届论坛的一大重要议题。

陈志平介绍称,去年全国首批“丝路海运”智能集装箱正式启航,投入运营。依托北斗和GPS双模定位及5G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集装箱全球范围内的位置和状态数据的实时更新。

论坛上还发布了“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二期规划方案,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党委委员付强介绍称,二期系统将致力于更好地满足技术发展和数据多元融合等港航贸发展的新诉求,开发港航贸全链路数字系统、智能集装箱全程物流可视化系统、智能综合调度协同平台系统和海运智能服务系统,“打破信息壁垒,打通共享通道,让数据在不同主体间安全高效地流通。”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