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早点、熟食档口、火锅 海底捞从商场走向社区

2025-09-09 22:02:00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海底捞再次尝试新场景,这次是充满烟火气的社区。9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已在北京市昌平区正式开业

海底捞再次尝试新场景,这次是充满烟火气的社区。9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已在北京市昌平区正式开业,门店面积并不大,店内仅设置了18张餐桌,并试图通过早餐车和熟食档口覆盖全时段餐饮需求。近年来海底捞不断通过“火锅+”进行尝试,除社区店,还布局了超级甜品站、牛肉工坊、羊肉工坊等场景。在业内人士看来,社区餐饮消费潜力较大,海底捞也在尝试触及更多消费人群,但社区赛道竞争同样激烈,海底捞需要真正结合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布局。

全品类产品+全时段运营

酱肉包、茶叶蛋、银耳粥……近日,玖耀里附近的一家早餐车为周边居民增加了早餐选择。走近一看,餐车旁的“海底捞火锅社区店”门头格外显眼,下方便是售卖熟食的窗口,这便是海底捞的新店型。

作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下的全新店型,海底捞社区店通过室内室外各200平方米的空间,灵活设置不同的出餐和用餐空间。产品上,除了海底捞的常规火锅产品之外,早餐产品包括各式包子、蒸饺、豆浆和粥等,窗口中则售卖虎皮凤爪、酱牛肉、椒麻鸡等熟食产品。价格上,早餐的包子等主食产品售价在1.5—4.5元/个,粥品为3元/碗,价格较为亲民。

据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负责人介绍,门店选址玖耀里社区型商业街区,辐射周边10余个社区及多所高校,能够满足社区邻居、学生和上班族等多元人群的全时段用餐需求。社区店团队基于对社区客群与消费习惯的调研,历经数月的调研和方案打磨,最终推动项目落地。在运营过程中,海底捞会不断收集邻居们的反馈,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和服务,预计后期会有小吃卤味、烧烤、拌饭等多元化的品类上新。

关于海底捞开出首家社区店,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想更加贴近邻里,社区店比常规门店面积更小,室内仅有18张餐桌。虽然面积减小,但海底捞希望门店能够承载更多功能,便采用了全品类产品组合和全时段运营模式。

尝试挖掘更多消费群体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餐饮部主任孙工贺认为,从“苏超10元球票撬动人均300元文旅消费”这一现象级事件就能看到,服务消费已经从功能供给转向情绪联结,“当‘情绪价值’成为流行,社区餐饮连锁门店正进化为城市毛细血管级的情绪供应站。”由此不难看出社区餐饮的潜力,而海底捞也在顺势而为。

海底捞的社区店仅是其尝试的一个缩影,“火锅+甜品站”“火锅+牛肉工坊”“火锅+羊肉工坊”等等,近几年海底捞没少在场景上做功课,推出了围绕“火锅+”的多种形式。如今,海底捞再推社区店,不难看出其寻求增长点的意图。

不仅是主品牌海底捞尝试着不同场景,海底捞旗下进入市场的副牌也越来越多。不久前海底捞透露了“红石榴计划”的进度,据介绍,海底捞于2024年8月宣布实施“红石榴计划”,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海底捞火锅之外,海底捞运营“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在期间内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到70家。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社区有庞大稳定的消费群体,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随社区经济发展提升,足以看出社区场景潜力。同时,当下消费者追求便捷餐饮,海底捞的社区店全时段经营模式契合了这一需求,此举拓展了市场边界,从传统商圈走向居民生活圈,能够挖掘新消费群体,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增强品牌亲和力与认同感。

放大品牌协同优势

从最初提供美甲、现场甩面、川剧变脸等,到后来推出演唱会接送大巴、洗头、掼蛋等,海底捞的贴心服务一直是其竞争力所在。面临火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一定压力,如今的海底捞在门店场景、子品牌和服务上尝试不断,在此过程中,海底捞的核心特色似乎也在变化。

在进行社区店这场实验时,海底捞无疑也面临着一定难题。海底捞相关负责人也直言,如何通过这家80平方米的小店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的确也是这家社区店面临的挑战。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认为,海底捞具备品牌影响力和口碑,能够获得消费者信任,从而快速吸引社区家庭客群,大幅降低门店的获客成本,有助于帮助其在社区场景中快速站稳脚跟。不仅如此,海底捞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能为社区店提供稳定的食材供应与严格的质量把控双重保障,既可以降低小体量门店的品控风险,也通过集中采购、高效配送,为社区店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支撑。

不过,高政扬提到,火锅与早餐、熟食的消费场景差异显著,目前看来海底捞的多元场景融合难度较高,门店布局需精准平衡不同品类的功能定位。其次,社区餐饮赛道已存在众多成熟品牌,消费者选择多元,海底捞需在价格与品质间找到差异化平衡点,才能有效吸引并留存客群。

因此,就社区店的经营而言,海底捞需围绕“熟客经济”展开。高政扬认为,从客群结构来看,社区店高度依赖熟客,可通过调研或消费分析精准匹配社区居民的饮食偏好,优化核心产品。同时,海底捞需推进服务本地化定制,可借助数据分析捕捉社区消费习惯,动态调整产品组合,提升居民消费体验。从整个品牌的发展规划来看,海底捞近几年孵化了多个品牌,在多品牌孵化与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在保持火锅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多品牌协同发展,是海底捞未来需突破的关键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张天元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