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9日电(杨子华)据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官方网站消息,9月9日,IUMI在新加坡年会上发布最新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海上保险费为39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5%。从全球收入分地区来看,欧洲市场份额最大,占比46.96%;亚洲/太平洋占比29.79%,拉丁美洲占10.19%,北美占7.75%,中东占3.53%,非洲占1.38%。
资料显示,影响保费趋势的因素包括全球贸易活动与交易量,资产与大宗商品估值波动,货币变动与汇率波动,影响稳定性的政治和地区性发展,以及市场承保能力等供给端动态。IUMI的首席分析师维特·休斯曼(Veith Huesmann)称,自2016年以来,在新产品线和亚洲内部贸易上升的背景下,亚洲的保费收入稳步增长。相比之下,自2023年以来,欧洲和拉丁美洲略显停滞,进入平台期。
分析认为,海运保险市场2024年整体呈较好态势,多个区域承保能力提升。IUMI事实与数据委员会主席林军(Jun Lin)表示,海上保险业相对稳定,但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为全球贸易中带来不确定性。从相关数据来看,受到关税和需求异常激增等因素影响,海上贸易增长放缓,不过受到关税影响的全球贸易目前不到4%。值得关注的是,清洁燃料用量增长超过了化石燃料。但是,分析师维特·休斯曼指出,“就保险索赔理赔方面,日益大型化的船舶、净零目标、货物误报、风险累积、船舶火灾和高风险区域等带来的长期挑战依然存在。”
根据报告,我国在全球航运保险市场份额有明显提升。在货物保险上,中国市场领涨亚洲/太平洋货运市场,带动该区域整体市场份额上升至35.15%,与占比37.68%的欧洲货运市场进一步缩小差距。其中,中国市场增长动力来自电子商务和退货运费险的驱动。在远洋船舶险上,中国保费增长9%,与印度、新加坡和日本等其他亚洲市场的疲软业绩形成对照。分析认为,中国新交付船激增,且不少新船在本土实现投保和承保。另据海事服务供应商Veson Nautical发布的《年中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船领域共订购195艘新船,其中133艘由中国船厂承接,表明大多数新船订单由中国船厂包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