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金在除美联储外央行储备占比29年来首超美国国债,与此同时,全球央行已连续14个季度净购入黄金。这反映了各国央行在战略性调整储备资产结构:从美元债券转向黄金等实物资产。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首席分析师王彦青指出,当前与1970年代相似,黄金再次成对冲通胀、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资产。
◆1万亿美元!特斯拉向马斯克提供天价薪酬方案;博通获100亿美元“神秘”大单,英伟达市值一周蒸发超1700亿美元;苹果iPhone 17下周来袭;xAI工程师“叛逃”OpenAI:套现700万美元,盗走“价值数十亿美元”代码库。
29年来首次!
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反超美债,
“去美元化”加速?
黄金,这一古老资产,正在挑战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美国国债。
近日,一组数据在华尔街“刷屏”:9月3日,资管机构Crescat Capital合伙人兼宏观策略师塔维·科斯塔(Tavi Costa)汇编并发布数据显示,在金价创下新纪录之际,黄金在除美联储外央行的储备占比,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
科斯塔认为,这一转折点可能是“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全球再平衡的开始”。这反映了各国央行在战略性调整储备资产结构:从美元债券转向黄金等实物资产。
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首席分析师王彦青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指出,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是为了逐步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从而分散单一储备货币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黄金正处于历史上的第三轮大牛市。”
9月5日纽约尾盘,现货黄金涨1.22%,报3589.29美元/盎司,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发布后瞬间拉升,并在北京时间00:30达到3600.16美元创历史新高。
央行的“黄金热”——一场连续14个季度的全球“囤金”行动
近年来,美债在全球外汇储备组合中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而各国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却大幅攀升。近期,黄金已超越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而它在除美联储以外央行储备中的占比,正式反超美国国债。
塔维·科斯塔将这一现象定义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认为它预示着全球储备管理正发生深层次、长期性的结构变化。“黄金正在成为各国央行的关键战略储备资产,”他写道,“我们目前见证的情景,很可能是全球储备构成重大调整的初期阶段。”
世界黄金协会(WGC)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央行已连续14个季度净购入黄金。购金量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加速态势。过去三年,每年央行购金量均超过1000吨,几乎是此前十年年均水平的两倍。其中,各国央行在2022年购买了1082吨黄金,2023年购买了1037吨,2024年则创下了1180吨的纪录。
历史的回响——黄金的第三轮大牛市
在全球央行持续增持的推动下,金价一路走强。今年以来,黄金期货价格上涨了36%,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8%和比特币19%的涨幅。
“目前黄金正处于第三轮大牛市,这轮上行的走势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超过十年,”王彦青向每经记者表示。
回顾历史,黄金经历过两次辉煌,每次都与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紧密相关。
第一轮黄金牛市(1971年至1980年):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与黄金脱钩,全球进入滞胀困局。两次石油危机的高通胀动摇了美元信用,黄金作为对冲通胀和货币贬值的首选资产,价格在1970年代飙升了20倍以上——伦敦金从每盎司38美元涨至850美元。当时就有人称,“通胀猛于虎,黄金贵如油”。在这一时期,黄金成为对抗经济动荡的“避风港”。
第二轮黄金牛市(2001-2011):2008年次贷危机和后续欧债危机接连冲击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主要国家被迫实施“大放水”式的宽松政策以纾困经济,主权债务风险凸显。在此背景下,避险资金大量涌入黄金市场,推动黄金在2000年代中后期步入第二个牛市。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国际金价从每盎司255美元一路攀升到1920美元上方,累积涨幅超6倍。
王彦青认为,当前全球通胀处于高位,美联储的独立性和美元的信用正受到质疑,再加上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秩序面临重构。“如今的局面与1970年代十分相似。货币体系不稳定、通胀与地缘风险抬头,”这让黄金再次被各国央行和投资者视为对冲通胀、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资产。
美债的“失落十年”——从“无风险”到“高溢价”
黄金受追捧的另一面,是债券市场正陷入低迷。就在黄金屡创新高时,全球长期国债收益率也攀升至数十年未见的高位,债券价格则大幅下挫。
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显示,从5年期或者10年期美债滚动回报来看,2020年代恐将成为美国国债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十年”,尤其是长期国债。以iShares 20+年期国债ETF追踪的债券为例,近年来累计跌幅已超过40%。9月3日,现货黄金涨至每盎司3578.80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日,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高。此前一天,30年期英国政府债券收益率攀升至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5%。
这种罕见的债市熊市,折射出市场对通胀和债务风险的双重担忧。更深层次的,是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国巨额债务的可持续性和财政纪律前景。
2024年至2025年,美国联邦赤字和债务规模继续攀升,市场开始担心所谓“财政主导”的风险——即央行政策可能不得不从属于政府融资需要,削弱反通胀决心。
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警告称,如果当前美国长期债务趋势不扭转,最终可能迫使美联储陷入两难:要么被迫容忍更高通胀以稀释债务,要么大幅加息捍卫币值但引发财政危机。
正因如此,原本被视为“无风险”的国债,如今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才能吸引投资者,而避险资金则转向不受信用风险影响的黄金等资产。
历史数据也显示,美国政府债务/GDP之比,与黄金价格长期呈正相关。当债务攀升、市场对未来信心不足时,往往也是金价走强之时。如今,美债收益率飙升与金价上涨并行,正是上述市场心态的写照:面对高通胀、高债务和高地缘风险的“三高”环境,让黄金对债券的吸引力空前提高。
华尔街的凝视——金价的未来与美债的风险
对于未来黄金价格走势,多家机构“唱多”。
高盛近日将其2025年底的黄金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3700美元,并设定了2026年中期4000美元的基准目标。高盛还提出,如果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政治压力的侵蚀,可能引发资本从美债市场外流。届时金价可能飙升至每盎司4500美元,甚至5000美元。
美银分析师预计,到2026年上半年国际金价将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摩根大通预测,到2025年第四季度,金价平均将达到每盎司3675美元,并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有望触及4000美元。
华尔街的集体看多,不仅是对黄金自身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风险,特别是对美国国债未来前景的一种深刻忧虑。黄金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马斯克获1万亿美元薪酬包,
要完成三大目标,
特斯拉市值须破8.5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9月5日,特斯拉向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提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薪酬协议,潜在价值超1万亿美元,这也是美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薪酬方案。
这项备受瞩目的提案旨在激励马斯克在未来数年继续领导特斯拉,设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业绩基准。根据新方案,马斯克必须继续留在特斯拉,担任首席执行官或负责产品、运营的高管,才有资格获得股份。
此外,提案要求,马斯克需要达成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将公司市值从目前的约1万亿美元提升至至少8.5万亿美元。
盈利目标方面,调整后EBITDA目标从500亿美元起步,最高目标为4000亿美元,接近当前的24倍。
另外还有四个产品目标:特斯拉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000万辆、活跃FSD订阅用户数量连续3个月超过1000万人、累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以及有100万辆Robotaxis同时在商业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周五的文件中还包含一项不具约束力的股东提议,建议特斯拉投资马斯克的xAI初创公司。这一构想马斯克本人也曾多次公开讨论。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德霍姆(Robyn Denholm)和董事凯瑟琳·威尔逊-汤普森(Kathleen Wilson-Thompson)在致股东信中表示,留住并激励马斯克,对特斯拉实现这些目标并成为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至关重要。
受上述消息刺激,周五美股盘中,特斯拉股价一度涨超5%。截至收盘时,特斯拉上涨3.64%,市值报1.13万亿美元。
有媒体指出,尽管马斯克的时间被多方事务占据,但这份新协议仍凸显了他对特斯拉的绝对掌控力。
博通获百亿美元“神秘”大单股价创新高
英伟达一周市值蒸发超1700亿美元
9月5日,据媒体报道,OpenAI计划从2026年起与博通公司合作,开始生产自研人工智能芯片。OpenAI此举旨在满足其人工智能程序对算力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此前一日,博通公布了强劲的第三财季财报。公司营收达到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并实现了41.4亿美元的净利润,第四财季,博通预计收入为174亿美元,明显高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值170.2亿美元。
博通CEO陈福阳(Hock Tan)表示,公司已获得一位未披露身份的新客户价值100亿美元的订单。有媒体报道称,该客户正是OpenAI。
OpenAI曾是英伟达芯片的早期大客户,对高性能计算硬件的需求极为庞大。奥尔特曼上个月还表示,由于下一代大模型GPT-5带来的算力需求,公司计划在未来五个月内将其计算集群规模扩大一倍。
周五收盘,英伟达跌2.7%,而博通涨9.41%,股价创新高的同时市值达到1.58万亿美元。本周,英伟达累计跌超4%,市值蒸发超1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140亿元);AMD跌超7%。
自4月触底以来,博通已上涨逾100%,成为全球第七大市值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公司,仅次于英伟达,领先于台积电。
iPhone 17要涨价?
首款折叠iPhone快来了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将召开秋季发布会,按照惯例,苹果将推出新系列iPhone手机,而iphone 17的涨价似乎已成定局。
华尔街投行杰富瑞分析师Edison Lee在7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iPhone 17的平均售价将上涨50美元。高盛分析师表示,苹果设备的平均售价可能会上涨,而且苹果的手机组合一直偏向更昂贵的价格。
摩根大通分析师则预测,苹果有可能取消Pro的入门级版本,用户需要花费1099美元才能购买iPhone Pro,与更高的价格对应,iPhone 17 Pro的存储空间将超过前一代。
就在市场热议iPhone 17系列是否将全面涨价之际,苹果在未来产品布局上的更大野心也悄然浮出水面。
据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并计划于2028年跟进发布可折叠iPad。两款可折叠设备均采用超薄玻璃盖板解决方案,由康宁公司独家供应玻璃材料。
郭明錤预测,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将达800万~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
xAI工程师“叛逃”OpenAI:
套现700万美元,
盗走“价值数十亿美元”代码库
9月2日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
特朗普正带领美国滑向1930年代,整个华尔街却因恐惧陷入沉默。美国三年内将面临债务危机,巨大财政缺口将迫使大规模发债,国际投资者已开始从美债转向黄金投资。
9月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未来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FSD(全自动驾驶)和Optimus的规模化将是特斯拉最为重要的事项。
9月4日斯坦福大学教授、人工智能著名学者吴恩达:
市场对AI开发者的需求远未被满足,但计算机科学(CS)专业毕业生却面临着失业率上升的困境。根源在于,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未能及时跟上AI时代的步伐。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仍是核心,但需与AI工具结合,70%的基础知识加30%的AI新技能才能造就高效开发者。
美国8月份失业率创近4年新高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逼近100%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业部门就业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失业率较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升至4.3%,创近4年来新高。
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较7月份修正后的7.9万大幅下降,并远低于市场预期。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美国8月份就业岗位将增加7.5万个。
9月5日,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余0.6%,而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9.4%,逼近100%。
本周,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道指累计下跌0.32%,标普500指数涨0.33%,纳指涨1.14%。
美元指数在非农日跌0.56%,本周累涨0.11%,报97.74。
美元疲软助推黄金上涨,现货黄金本周涨超4%,周五盘中一度站上3600美元。
美债收益率全线下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跌近15个基点,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跌近11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