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4日电(记者吴丛司)《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重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新模式,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
宇信科技首席技术官张宁日前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表示,AI智能体(AI Agent)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范式,正在金融科技领域展现出成为下一代核心竞争力的潜力。银行业这一始终处于技术演进前沿的领域,面临着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运营成本持续上升,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等挑战,更需要引入高效的技术手段以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
张宁认为,与广泛认知的大语言模型(LLM)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相比,AI智能体体现出更高的系统整合性与自主能力。LLM提供了认知与生成能力,RPA擅长自动化执行重复任务,而AI智能体则融合二者,具备环境感知、任务规划、自主决策、记忆与工具调用等综合能力,推动银行业务实现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转变。
“AI Agent的落地不仅是技术升级,更带来认知层面的转变。”张宁指出,未来的工作岗位将更加强调人机协作:既被智能体驱动,也驱动智能体。这一变化要求银行管理者重新审视技术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并接纳一种更加贴近人类思维的新型开发范式。
传统软件开发基于确定性需求和明确逻辑,而AI Agent的开发则强调智能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张宁指出,开发者不仅需掌握技术,还需深入理解业务流程,将人类如何思考、学习与管理的逻辑融入系统设计中。
“关键是要想清楚人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张宁表示,正因如此,AI Agent不应被视作孤立的功能模块,而更像是一位可持续进化、可被管理的“数字员工”。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AI Agent落地过程中,宇信科技将其核心定位为“知识驱动”,即基于对客户业务和行业知识的深度理解构建系统。
在信贷业务中,AI Agent可自动化处理大量无序扫描文件,完成自动分类、排版与信息提取。张宁介绍,该系统能够识别文件类型、整理多页合同,提取如企业名称、收入等关键信息,并实现信息溯源,明确数据来源,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在数据业务方面,宇信科技通过自研的ChatBI平台,不仅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分析语言,还能主动为管理者推送数据,将业务问题转化为可分析的知识结构。该平台能够预判分析需求,主动推荐后续问题,帮助业务人员降低使用门槛,实现从“询问数据”到“运用数据”的转变。
张宁表示,在手机银行应用中,AI Agent的价值不仅在于以对话替代菜单,更体现在“主动服务”与“个性化”上。传统菜单界面难以捕捉客户模糊或潜在需求,而AI Agent可通过持续交互深入理解客户意图,提供定制化服务,其目标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不断发掘客户的真实需求。
为了将上述技术能力有效落地,宇信科技制定了围绕四个维度的具体策略:产品上聚焦单点场景落地,逐个突破;商务上采取灵活模式,包括项目投标、试用与共同研发,以沉淀实际案例;客户层面深入沟通,理解其运营机制;伙伴策略方面,与生态伙伴分工协作——宇信专注场景落地,伙伴提供通用能力。此外,宇信还协助客户制定长期AI建设规划,通过业务试用、投产验证、人机协同和知识迭代等环节,持续优化AI能力。
张宁认为,未来金融领域的AI Agent将更加精细化,更强调多智能体协作,最终形成知识驱动的整体能力。这一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科技公司深入理解“AI+”内涵,银行管理者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双方共同推动AI智能体实现从“自动化”到“自主化”、从“功能开发”到“知识驱动”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