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报道,一名叙利亚能源部门官员表示,叙利亚当地时间9月1日出口了60万桶重质原油,这是该国14年来首次正式出口石油。
今年以来,随着西方解除对叙制裁,叙利亚的经济和外交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重新出口石油意味着叙当局在重振经济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将来仍面临诸多挑战。
恢复出口
叙利亚能源部门官员里亚德·朱巴西表示,装载60万桶重质原油的油轮已于9月1日从塔尔图斯港出发。这批出口的重质原油已出售给B Serve能源公司。该官员没有透露这批原油具体产自哪些油田。
另据叙利亚国家通讯社报道,原油出口将不会影响叙国内原油供应,位于叙西部的巴尼亚斯和霍姆斯的炼油厂正在满负荷运转。
原油出口曾是叙利亚经济的重要支柱,一度占该国GDP的25%。2010年,叙利亚每天出口38万桶石油。
但从2011年3月起,叙局势发生动荡并持续升级,境内武装暴力冲突不断。此后,美西方对叙利亚实施制裁,包括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及石油产品,此后叙利亚实际上停止了出口原油。
去年12月,叙利亚局势发生剧变。今年5月,欧盟宣布解除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签署行政令,解除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放宽对某些商品出口叙利亚的管制,并免除对叙利亚接受某些外国援助的限制。
此后,美国公司开始制定总体规划,帮助开发和开采叙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
近期,叙利亚当局还加强了与多个地区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的合作,并获得大笔投资。
据报道,今年5月,叙利亚与美国、卡塔尔和土耳其组成的财团签署了一项价值70亿美元的能源协议。7月,叙利亚同意与阿联酋迪拜世界港口公司共同推进一个价值8亿美元的港口建设项目。当月,沙特宣布将向叙利亚投资24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64亿美元)。
今年8月,为了进一步扩大石油出口,叙利亚还与伊拉克讨论了恢复长期废弃的基尔库克 -巴尼亚斯石油管道的事宜,该管道曾将伊拉克原油经叙利亚输送至欧洲。
面临挑战
尽管此次石油出口意味着叙利亚能源产业的巨大突破,但能否借此重振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
其一,经历十余年内战,叙利亚经济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原油生产油田也曾多次易手。炼油厂、石油管道等年久失修,均需要大量维护,短期内可能难以恢复之前的生产状态。
其二,叙利亚国内仍存在安全风险,将影响经济与能源计划的推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叙利亚主要石油产区位于东北部的库尔德武装控制区,大部分仍由美国支持、库尔德人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力量”控制。新政权尚未实际掌控这些区域。
其三,尽管美西方“松绑”对叙制裁,但国际社会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尚未完全解除。后续石油出口仍可能面临支付结算、运输通道等方面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