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上半年营收 21.86 亿、净利增长 48%,中国东方教育财报高增长解码

2025-09-01 16:05:00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2025年,中国东方教育再次以一份出色的半年报,向市场证明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稳健根基与高成长潜力。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

2025年,中国东方教育再次以一份出色的半年报,向市场证明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稳健根基与高成长潜力。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达4.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4%。这一数据背后,是数万名学子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走向新的人生舞台,也是企业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协同增长的最佳证明。

自 2019 年登陆港交所以来,这家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的公司,便围绕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痛点寻找突破:在传统专业及课程学制之外,尝试拓展新的增长领域;面对全国化布局过程中的挑战,持续探索更优的运营模式;同时,为支撑长期发展,始终注重盈利水平与现金流的稳定。

“2025年上半年集团整体业绩延续了高质量发展态势。”中国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助理华军在采访中告诉界面新闻。

中国东方教育的成功并非偶然。在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集团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精细化运营,成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从烹饪教育的传统优势,到美业教育的快速崛起,再到区域中心战略的全面落地,中国东方教育展现出了一个成熟职业教育集团应有的战略定力和创新活力。

这份中报业绩,不只勾勒出企业成长的曲线,更是一个个学子走向技能成才之路的温暖见证,是中国东方教育“兴教报国”初心的生动注脚。

烹饪教育:稳健增长的“压舱石”

烹饪教育作为中国东方教育的传统优势板块,始终发挥着业绩“压舱石”的关键作用。在华军的描述中,“烹饪教育是定海神针,也是半壁江山,在招生和收入方面对集团而言是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为集团整体业绩提供了坚实基础。烹饪教育的成功,源于集团多年来对该领域的深耕细作,以及持续不断的课程创新和教学模式优化。

集团针对烹饪教育的特点,重点打造了15个月的高净值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紧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据统计,15个月高技能课程的招生构成中,烹饪占比达到60%,汽车占比达到40%。这些课程不仅学费标准较高,而且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成为烹饪教育板块盈利的重要保障。

面对餐饮行业的变化,中国东方教育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应变能力。随着预制菜技术的兴起和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需求的提升,集团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通过三级研发体系与企业保持紧密联动,将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技术要求融入教学内容。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保障。

校企合作是烹饪教育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集团与众多餐饮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定向培养、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了从学习到就业的直通桥梁。这些合作不仅限于一线城市,还覆盖了二、三线城市,确保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就业机会。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新东方烹饪全国院校首次实现全部盈利,无一亏损,这充分证明了集团标准化运营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除了传统的中长期课程,烹饪教育还积极开展短期培训项目。这些短期课程主要面向有技能提升需求的在职人员,或者希望快速就业的群体。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和培训方式,烹饪教育板块实现了对不同人群的全覆盖,既保持了长训课程的高盈利性,又通过短训课程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美业教育:快速崛起的新增长极

在中国东方教育的业务版图中,美业教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新增长极。这个新开发的业务,如今已成为集团最具发展潜力的板块之一。在华军看来,美业教育的成功,源于集团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成功的业务模式复制。

与传统的成人短期美业培训不同,中国东方教育创造性地将烹饪、汽车教育领域验证成功的“长短结合”模式复制到美业领域。集团将招生年龄降至14岁及以上,瞄准初中毕业生群体,这一定位巧妙避开了与传统美业培训机构的直接竞争,开辟了全新的市场空间。这一创新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也为集团带来了先发优势。

美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其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的兴起和直播、短视频等行业的繁荣,市场对专业美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东方教育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增设了影视化妆、特效造型、美甲美睫等新兴专业方向,结合行业新技术与新工具持续升级核心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前沿同步。此外,集团还与头部美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

美业教育的崛起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性别结构来看,中国东方教育传统的汽车、烹饪等专业以男性学员为主,而美业教育成功吸引了大量女性学员,优化了集团的生源结构。这种性别平衡不仅有利于集团的整体发展,也为跨专业协同创造了可能。

从区域布局来看,美业教育采取了差异化发展战略。成都、长沙等成熟校区继续发挥示范效应,而西安、山东、云南等新区域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这种多层次、广覆盖的布局策略,既保证了业务的稳健发展,又为未来扩张预留了空间。按照规划,美业品牌欧曼谛的校区数量将从目前的8所增加到2027年的15所以上,相应的收入规模也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区域中心战略:集约化发展的成功实践

自上市伊始,中国东方教育就明确把“区域中心战略”作为其全国化布局的核心抓手。这一战略不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重资产投入和标准化建设,打造可复制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区域中心战略围绕未来发展,是提升长期竞争力和优化全国布局的核心举措。”华军认为。

区域中心战略的核心在于集约化和资源共享。集团在生源大省建立自有职教产业园,替代传统的租赁校区模式,通过规模化运营显著降低单位成本。目前安徽职教产业园在校生有3万人,其它已建成的职教产业园入驻的学生人数也有3万多人,增量空间还很大,预计未来两年将实现翻倍增长。规模效应不仅降低了租金和管理成本,还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实现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中心的效益释放是一个长期过程,前期投入较大,但随着运营成熟,成本将逐年下降。安徽区域中心的经验表明,运营十年以上的区域中心,折旧摊销成本可降至原有租赁成本的三分之一。

区域中心战略还增强了集团的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通过建立区域中心,集团实现了跨区域的资源统筹和调度。例如,在上海院校高峰期满员时,可以调配学生到四川区域中心游学;在山东区域中心负荷紧张时,可以安排学生到河南区域中心学习。这种灵活的调控机制,不仅解决了局部资源紧张问题,也提高了整体资源利用率,避免了因盲目扩建造成的资源浪费。

办学层次提升是区域中心战略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集团积极推动旗下院校向“技师学院”方向升格,目前已成功实现合肥、贵阳两地院校的升格。今年7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中国东方教育旗下贵阳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贵州新东方烹饪技师学院。去年10月,安徽万通技师学院正式揭牌,由其前身“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升格而来。

安徽万通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实训课堂

办学资质的提升带来了多重好处:第一,技师学院资质的获取得到地方政府高度认可,为区域市场深化布局提供政策背书;第二,进一步扩大初中起点五年制预备技师及高中起点两年制预备技师的培养规模,届时我们的长学制招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预备技师专业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职称评审中享受等同本科学历待遇,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

区域中心战略还强化了与地方产业的协同发展。各区域中心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和经济结构,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确保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就业质量,也赢得了地方政府支持,为集团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产品创新:驱动增长的双引擎

产品创新是中国东方教育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集团通过高净值课程和长短训组合策略,构建了驱动业务增长的双引擎。这些创新不仅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也为集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高净值课程主要面向“四校生”(高中、中专、职高、技工学校毕业生)群体,这些学生面临升学困难、就业受阻的困境,有着强烈的技能培训需求。集团为这类人群量身定制了15个月的高净值课程,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采用定制化培养模式,确保学生结业后能够快速就业。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定位清晰、附加值高、流失退费率低,2025年上半年招生增长超过100%,预计全年规模将达到万人级别。

长短训组合策略是产品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长训课程(12个月以上)聚焦技能培养与学历提升,主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及高考落榜生群体。这类课程周期长、学费高,但利润贡献显著,占集团总收入的85%-90%,是核心盈利引擎。特别是三年制专业,一次获客能带来长期稳定收益,为集团提供了可靠的现金流保障。

短训课程(12个月以下)则针对成人技能提升与创业需求,提供灵活高效的专项培训。这类课程周期短、开班频率高,能够快速产生现金流,同时覆盖更广泛的学员群体。虽然短训课程收入占比只有10%-15%,但在市场渗透和品牌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集团还根据市场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近年来,针对普高率提升、高考人数增加、灵活用工群体扩大等社会结构性变化,集团及时调整课程方向,开发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的培训课程。这些新课程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旺盛,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

课程更新机制是产品创新的制度保障。集团建立了三级研发体系,保持每年30%的课程迭代率,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趋势同步。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集团能够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最新技术和人才需求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课程内容。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工程师也被聘为外聘专家,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保证了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教学革新:数字化赋能教育升级

教学革新是中国东方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集团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职业教育,在课程迭代、师资建设和智慧校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课程迭代是教学革新的核心环节。集团建立了完善的三级研发体系(研究院-事业部-院校),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通过定期走访合作企业,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收集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情况;跟踪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化,这三个层面的信息汇集到研究院,经过知识切片后形成课程更新方案。

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度重构实训场景。集团大力推广新华云课堂,依托5G和VR技术,实现全国院校高成本实训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系统进行实操练习,既降低了实体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又提高了训练安全性。这种云端实训模式特别适合昂贵设备操作、高危作业场景等传统实训难以覆盖的领域。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革新的另一个重点。集团坚持“外部引进+内部培育”双轨制,一方面从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内部职称体系和培训机制,激励教师知识结构更新。此外,集团还广泛应用AI工具,自动化处理批改作业、考勤管理等重复性工作,让教师能够专注于教学设计和学生指导。

智慧校园建设是教学革新的基础设施。集团自主研发的智慧校园系统,全程记录学生行为数据,形成动态学情画像。这套系统不仅为班主任提供精准干预依据,还建立了家校数据共享通道,让家长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还能提前识别可能存在学习困难或流失风险的学生,及时采取帮扶措施。

产教融合是教学革新的特色亮点。集团与众多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既是学生的就业通道,也是课程迭代的重要保障。合作形式包括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派遣技术专家授课等。一些企业还将实际生产项目引入学校,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的工作任务,积累实践经验。

教学革新不仅提升了教育质量,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数字化手段,集团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师资利用率;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减少了学生流失率,提高了就业质量;通过产教融合,增强了课程实用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这些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东方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本管控:精细化运营的重要支撑

科学精准的成本管控是中国东方教育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集团通过精细化运营,在人力、租赁和营销三大核心成本项上实现了有效控制,为净利润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撑。

人力成本管控方面,集团严格执行师生比配置标准。在烹饪、汽车、电脑等主要板块,师生比控制在1:30左右,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对于行政人员,集团通过区域整合优化配置,如在成都、长沙等地实现多校区共享行政财务部门,显著降低了管理成本。此外,集团还通过数字化工具减少重复劳动,提高人效,进一步优化人力成本结构。

租赁成本管控成效显著。集团通过区域中心战略和自有职教产业园建设,大幅降低了单位租金成本。随着区域中心效能释放和生源增加,稳步提升全国校区的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集团采取谨慎的扩张策略,除美业外,其他板块暂不扩展新校区,重点提升现有校区利用率,这保证了未来两三年租赁成本的基本稳定。

营销成本管控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特色。尽管上半年广告费总额有所提升,但通过策略优化,生均获客成本和营销费率均实现下降。集团不是简单压缩广告投入,而是通过精准投放和效果评估,提高营销效率。这一方面反映了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营销策略的优化。

成本管控不是简单的削减开支,而是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集团建立了完整的成本管控体系,从预算编制、过程监控到效果评估形成闭环管理。各校区定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管控中的问题。同时,集团还通过标准化建设降低运营成本,如统一采购、标准化装修、集中管理等措施,都有效控制了成本支出。

成本管控与业务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成本优化为业务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业务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又进一步降低了单位成本。这种良性循环使集团能够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未来展望: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展望未来,中国东方教育将继续锚定职业教育蓝海,坚守兴教报国的初心与使命。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拓展新兴专业领域,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家政康养等方向,为学子们提供更前沿、更实用的技能培训。同时,公司将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体验。

中国东方教育将继续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服务产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更多年轻人通过技能改变命运,实现人生价值。公司也将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商道恒常,守正创新。当教育拥有温度,数字便不只是数字,而是千万学子命运的转折点,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人才基石,更是一个民族对技能改变人生的坚定信仰。中国东方教育将凭借其扎实的业务基础、清晰的战略规划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