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式清洗、慢速填充……“十八般技艺”让“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向新提质。9月1日,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质量管理小组交流活动举行。
来自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赣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20个QC(质量管理)小组上场作竞技分享。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底,形成典型质量提升案例10余项,创造可计算经济效益超8000万元。
今年以来,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重点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需求,构建“培训+帮扶+发布+推广”全链条服务体系。
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的“降低F2涂装一体化材料成本占比”成果为例,通过推行“脉冲式清洗”和“慢速填充”两项标准程序,解决机器人换色污染问题。
重庆市质量协会秘书长王雪梅表示,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让最新的技术成果通过严谨的质量管理流程,稳定、可靠地转化为产品优势,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质量协同,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机装配,形成覆盖全链条的质量改进闭环,提升整体质量效能。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汇聚产业链合力,深化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果表示,借助此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QC专场活动,系统梳理和提炼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秀成果,争创全国推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