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陈家运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钛白粉行业整体表现低迷,部分企业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8月28日,中核钛白(002145.SZ)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19.66%;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滑14.83%。此外,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002601.SZ)上半年的净利润也下降近两成。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中核钛白证券部人士未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作出回应,仅表示“以公告为准”。不过,龙佰集团人士向记者表示,利润下滑主要受供需关系变化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业绩承压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核钛白的钛白粉业务实现营收30.22亿元,同比增长13.25%;毛利率为13.21%,较上年同期下降5.3%。
另外,龙佰集团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7.92亿元减少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7.21亿元相比,下降19.53%。
一位钛白粉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钛白粉行情低迷是企业业绩下滑的主因。一方面,近年来行业产能扩张明显,主要厂商纷纷扩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作为钛白粉的重要下游领域,当前需求收紧是全行业有目共睹的事实,这对钛白粉整体需求造成了较大冲击。
龙佰集团方面在财报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钛精矿价格高位震荡,钛白粉价格持续下降,硫酸以及其他原材料价格则延续涨势,企业综合成本压力居高不下。此外,受海外多个国家反倾销影响,二季度钛白粉出口受阻,价格回调,企业库存积压,行业陷入“量价齐跌”困境。
华金证券方面表示,上半年钛白粉价格在成本推动下于年初冲高,但二季度受外需减弱及反倾销影响明显回落,整体呈现“供松需弱”格局。
提价止损
在中核钛白发布半年报之前,钛白粉市场迎来一轮集体调价。
8月15日,攀枝花市钛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调价函,宣布即日起金红石型、锐钛型钛白粉国内客户价格上调800元/吨,国外客户上调80美元/吨。龙佰集团于8月18日跟进,宣布国内各类客户价格上调500元/吨,国际客户上调70美元/吨。随后,包括中核钛白在内的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也相继调价。
卓创资讯钛白粉分析师孙珊珊向记者指出,本轮涨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传统‘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临近,对市场心态形成支撑。当前贸易商和下游工厂原料库存量处于低位,为企业调价提供了市场基础。”孙珊珊表示。
其次,行业长期亏损也倒逼企业提价止损。孙珊珊指出,从年初到8月中旬,行业平均亏损约1000元/吨,6—8月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至2000元/吨左右,企业经营压力显著增加。
此外,企业也希望通过主动调价打破市场单边下跌预期。孙珊珊认为,在终端需求未实质性改善的背景下,涨价可刺激贸易商和下游备货,推动库存从生产端向流通端转移,进而降低企业库存压力,实现市场止跌企稳。
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本轮调价已产生一定积极效果。孙珊珊表示,多家企业陆续发布涨价信息后,下游备货积极性有所提升,贸易环节备货周期约1个月,下游工厂虽备货量有限,但成交规模已较8月上旬显著增长,企业接单情况明显改善。
孙珊珊分析称,调价后钛白粉市场商谈价格稳定在12500—13200元/吨,前期持续下跌的趋势得到遏制。企业成本高压叠加传统旺季临近,市场对后市预期渐趋积极,10月前行业有望延续企稳态势。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随着需求逐步恢复,钛白粉市场价格有望触底反弹,行业龙头或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