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光正新视界第十次青藏“光明行”圆满收官:萨迦县有了联合眼科

2025-08-29 15:10:00来源:上观新闻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8月下旬,第十次“雪域情·光明行”公益医疗队圆满完成日喀则市萨迦县诊疗任务。此次公益行动由光正眼科医院集团主办,上海市青

8月下旬,第十次“雪域情·光明行”公益医疗队圆满完成日喀则市萨迦县诊疗任务。此次公益行动由光正眼科医院集团主办,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萨迦县中心医院、萨迦县中学与光正眼科旗下各医院共同承办,不仅为102名藏族老人送去复明希望、为106名学生筑牢眼健康防线,更通过成立联合眼科、搭建远程平台、培育当地眼科医生,为藏区留下了“带不走的眼科医疗队”。

4320米高原创纪录:单日25台手术,16台是高难度病例

萨迦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强烈的紫外线让当地白内障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多为复杂型、过熟期病例,诊疗难度远超平原地区。“头痛、失眠是常态,但看到老人盼光明的眼神,就觉得必须坚持。”医疗队长、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副院长冯斐说。

8月21日,公益行动启动当天,“光正新视界眼科萨迦县中心医院联合眼科” 正式挂牌,标志着沪藏眼科协作从“短期支援”转向“长效共建”。同日,冯斐带领团队开展高原白内障手术直播,萨迦县医生全程观摩,首日便完成4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带教,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在8天行动中,医疗队创下新纪录:在海拔4320米的萨迦县中心医院,单日完成25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刷新光正眼科九年援藏以来的单日手术量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25台手术中16台为高难度病例,包括2台过熟期白核、2台过熟期超硬黑核——这类病例因晶状体核硬度高、患者血管脆性大,对手术精度要求极高,医疗队队长冯斐通过“悬空劈核”等高难度手术技术,确保每台手术安全高效。

从“送手术”到“育人才”:沪藏远程平台打通儿童眼病诊疗通道

萨迦县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坦言,专业人才短缺是当地眼健康服务的最大瓶颈。此次公益行动正是针对这一痛点,突破以往“单纯手术援助”的模式,以 “理论+实操”系统化带教,推动援藏模式深度升级。

术前,医疗队结合高原患者眼病特点,为当地医生详解“高原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防”“儿童屈光不正筛查要点”等实用知识;术中,专家从切口角度调整到器械使用力度,逐一拆解操作细节;术后,双方还通过新搭建的“沪藏远程会诊平台”,开展病例讨论——该平台同时开通了萨迦县儿童眼病线上诊疗通道,今后当地孩子有眼健康问题,足不出县就能对接上海专家。

此外,医疗队为萨迦县中学两个班级的106名学生完成近视、散光及先天性眼病筛查,建立专属眼健康档案,并为2名屈光不正学生免费配镜。“以前不知道孩子近视度数涨得这么快,现在有了档案,后续复查也有方向了。”一位学生家长说。

6年失明老人重见光明

每一台手术背后,都是一个关于“光明重启”的故事。65岁的普赤老人,因过熟期白内障失明6年,日常起居全靠家人照料,甚至连孙子的模样都记不清。得知光正眼科医疗队来萨迦县,家人专程带她赶来就诊。

“老人的晶状体核过熟甚至出现了液化,手术中要特别小心。”冯斐团队制定了个性化方案,经过精细操作,成功为老人植入人工晶体。术后第一天,当医护人员为普赤摘下纱布,她先是愣了几秒,随即看清了身边的家人,眼泪瞬间涌出,用藏语反复说着“拉托切(谢谢)”,还伸手轻轻摸了摸医护人员的手。

“语言不通,但她的笑容和眼泪,我们都懂。”医疗队队员说,这样的瞬间,让所有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都烟消云散,也更坚定了他们持续援藏的决心。此次行动中,医疗队累计完成56台白内障手术、1台胬肉手术、2台后发障激光手术,让59位患者重见清晰世界。

从2017年首次进藏,到2025年第十次坚守,光正眼科的“雪域情·光明行”已走遍西藏拉萨、昌都、日喀则、青海果洛等地。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