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迄今最大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地佛山。8月28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先导稀材拟选址南海建设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达63亿元,达产后年产值近百亿元。该项目是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是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作为全球最大的硒、碲产品生产商,以及铟、镓、锗等稀有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先导稀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LED、红外、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医药医疗、玻璃、陶瓷等行业。企业建有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设立独立的先进材料研究院,持续引领关键材料自主创新。
据悉,先导稀材南海光芯片产业化项目首期工程将聚焦光电材料、光电传感、光模块等核心产品,建成后,具备年产21万片外延片、4万片芯片、30万支光通器件以及50万个光模块的综合生产能力,能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
近年来,佛山加速培育发展半导体产业,将其作为支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发展的先导性产业,以及培育和发展佛山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石。目前,佛山已初步构建起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体系,现有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33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
佛山已有一批半导体产业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不断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本土企业蓝箭电子的增资扩产项目——星通半导体芯片测试封装基地落地,预计带动投资约45亿元,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打造大湾区规模最大的芯片测试封装基地;华特气体的电子特气覆盖全国80%的晶圆厂,并通过了阿斯麦认证;西陇科学的湿电子化学品获得了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认证;鑫诚光电光芯片项目已顺利投产;联动科技正打造华南地区最大功率器件测试基地。
佛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佛山将持续加强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推动产业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集聚高端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新高地,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佛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