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要拿15亿元进行证券投资,之后又“撤回”决定。江苏国泰(002091.SZ,股价8.36元,市值136.07亿元)的一份公告上演了“两日游”。
8月22日晚间,江苏国泰披露子公司江苏国泰紫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5亿元设立子公司进行证券投资。但该计划于8月24日晚宣告终止。8月25日,江苏国泰涨停。
就终止原因,8月25日,江苏国泰证券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基于聚焦主业,谨慎投资及提高分红回报的考虑,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更加审慎的决定。”
终止15亿元闲置资金“炒股”计划
江苏国泰目前的主要业务为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业务。供应链服务以消费品进出口贸易为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聚焦生活消费品。化工新能源业务主营锂电池电解液、电子化学品及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5.48%,实现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
据了解,关于前述15亿元投资计划,公司拟使用投资方式包括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证券回购、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债券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含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资管产品)。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终止证券投资有利于进一步聚焦主业、提高投资者分红回报,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高的投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投资“炒股”的资金,只是公司闲置资金的一小部分。8月22日晚,公司发布另一则《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自有资金,明确提出“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含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投资种类是发行主体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等。
此外,公司还拟使用不超过28亿元暂时闲置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含利息)进行现金管理。累计加起来,公司用于投资金融市场的金额原本可能高达163亿元。
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5.7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97.35亿元,累计超过220亿元。
年产40万吨锂电电解液项目被终止
一边是大额闲置资金用于理财,一边是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被终止。
2021年底,江苏国泰公告称,项目实施主体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华荣)拟在宁德市龙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15.38亿元,其中建设投资7.38亿元,铺底流动资金8.1亿元。
当时,江苏国泰认为,本次投资将有利于扩大产能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并带动公司整体效率提升,有助于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综合竞争力。
项目预计年均销售收入150.8亿元,净利润7.90亿元,投资回收期5.17年。
但该项目至今仍未投入建设。一方面,项目土地交付问题未解决。另一方面,“从行业层面来看,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产能扩张显著快于市场需求增长,产能阶段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盈利空间受到大幅压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预计该项目产能难以消化,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难以实现原计划效益目标。”江苏国泰表示。
最新公告显示,江苏国泰将加大分红力度,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将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从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提升到不少于40%。同时,将未来3年年均现金分红金额从不低于未来3年实现的年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提升到不低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