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凌晨,美联储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7月末的会议纪要。在此次会议上,尽管多数成员同意维持利率不变的选择,但仍有两位成员反对,这种情况是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因此市场对此次会议的过程,以及透露出的更多信息尤为关注。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投票反对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决定,而是支持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以防止就业市场进一步疲软。
多数参会美联储官员认为通胀上行风险更大
参加此次会议的美联储官员承认对美国通胀上行和就业疲软感到忧虑,但多数与会者认为,在这两个风险中,通胀上行风险更大。
劳动力市场是美国经济的“压舱石”。近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美国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大幅不及预期。除了7月就业不及预期,美国劳工部还大幅下修了5月和6月的就业数据。修正后的新增就业数据正在逐步兑现美国就业市场持续走弱的事实。
7月美国非农就业不及预期且前值大幅下修,触发了当日美股的下跌,也促成了海外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的回归。
不过,相对于惨淡的就业数据,美联储与会官员更加关注通胀的发展。当日与会官员就关税究竟会带来一次性的价格冲击,还是更持久的通胀冲击展开辩论。
部分美联储官员表示,目前来看,关税的影响已经更加明显地体现在商品价格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公司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关税政策导致的商品价格上涨,将对通胀上行造成一定的压力。
但今年特朗普政府提高关税的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关税的全部影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中完全显现出来。
关于通胀前景,美联储官员普遍预计通胀将在短期内上升。
“几位与会者强调,通胀在一段较长时间内高于2%,在关税高企导致通胀影响长期化时,通胀率长期高于2%加大了通胀预期失锚风险,”会议纪要指出。
罕见警告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脆弱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罕见地警告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脆弱性,资产估值高企令人担忧,并表达了对稳定币可能对银行体系、金融体系以及货币政策执行产生广泛影响的关切。
部分美联储官员指出,当前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脆弱性,需要监控。尽管监管资本水平保持强劲,但部分银行仍易受长期收益率上升及相关资产未实现损失的影响。外汇互换是外国金融机构为其美国和海外客户提供美元融资的关键来源,但也因期限错配和展期风险而存在脆弱性。
部分官员提到对资产估值压力高企的担忧,也有美联储官员谈到了美国国债市场的脆弱性,他们对交易商中介能力、对冲基金在市场中日益增加的存在以及低市场深度带来的脆弱性表示担忧。
美债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但近年来其流动性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美国财政扩张带来的国债供给迅速上升,而需求端却未能同步扩增,导致市场深度下降。流动性不足问题使得美债市场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变得更加脆弱。
如今的美国政府债台高筑,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逆全球化趋势显著,而特朗普政府对金融监管和危机处置充满不确定性和个人色彩。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美国金融的稳定,而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将频繁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幅震荡。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团队指出,对等关税落地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频现股、债、汇“三杀”场景,引发市场恐慌。短期内,美债和企业债的再融资压力是主要关注点。长期而言,需关注美联储独立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对美元-美债信用的影响。
此外,稳定币的话题第一次密集地出现在美联储会议纪要中。随着相关法案的通过,这些与美元挂钩的数字资产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美联储的担忧显而易见,因为稳定币对银行体系的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干扰,都是未知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