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动物实验显示:电流重塑角膜技术能有效矫正视力

2025-08-20 09:00:00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不少人选择通过LASIK等激光矫正技术矫正视力。但这种手术需切削角膜组织,存在一定风险。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人员正在

不少人选择通过LASIK等激光矫正技术矫正视力。但这种手术需切削角膜组织,存在一定风险。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通过电流重塑角膜,而不是切割角膜的“去激光化”视力矫正新技术。相关成果18日在美国化学会秋季年会上公布。

人类角膜是位于眼睛前部的一种透明拱形结构,其作用是折射环境光线并将其聚焦到视网膜上,再传送到大脑形成图像。如果角膜形状异常,就无法正确聚焦光线,从而导致视力模糊。LASIK手术通过激光去除部分角膜组织以矫正角膜形态。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手术相对安全,但仍存在局限和风险,而且激光切割角膜会削弱眼睛的结构稳定性。

研究人员此次探索的是一种名为“电—机械重塑”的方法,其原理是许多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包括角膜)依靠带相反电荷分子的吸引力维持形态,当在组织中施加电流时,会改变其pH值,使这些分子间的吸引力暂时减弱,从而让组织变得柔软可塑。当pH值恢复后,组织则固定在新形态上。

在最新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制作了特殊的铂金“隐形眼镜”。它们既能作为角膜矫正形态的模具,又能作为电极。当研究人员把铂金镜片戴到兔子的角膜上,并置于模拟眼泪的盐溶液中时,镜片在电位作用下引发精确的pH值变化。经过约1分钟,角膜的曲率就顺应了镜片的形状。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与LASIK相当,但步骤更少、设备更廉价,而且不需要切口。

实验中,12只兔眼中有10只模拟了近视情况。结果显示,这些“近视眼”在处理后均达到了预设的聚焦效果,意味着其恢复了清晰视力。同时,研究人员通过严格控制pH值梯度,确保角膜细胞在处理后仍能存活。进一步实验还表明,该方法能逆转部分由化学损伤造成的角膜混浊,而这一病症目前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治疗。

尽管初步成果令人鼓舞,但研究人员强调,实验仍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下一步,他们将测试该方法在不同类型屈光不正(如远视和散光)中的适用性。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