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长安高管组团“抄底”!570万元增持背后 引望项目或成破局关键

2025-08-13 09:00:00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8月11日晚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19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8月11日晚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19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自8月12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金额不低于570万元。

在业内看来,此次增持恰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的关键节点。今年7月29日,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重组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正式挂牌,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旗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覆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商贸、物流等全产业链。新央企的成立不仅为长安汽车注入强劲动能,更标志着这家传统车企正以“技术垂直整合+制造水平分工+产能平台共享”的创新模式,开启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全面转型。

信心、价值与协同共振

长安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增持计划涉及中国长安汽车与长安汽车双方管理层共计19人,每人最低增持金额3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此次增持主体涵盖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董事、总经理赵非等核心决策层,以及上市公司长安汽车部分高管,彰显出管理层与公司长期发展的深度绑定。

这一决策背后,是长安汽车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与自身竞争力的充分自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歌猛进,前7个月乘用车零售量达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在此背景下,长安汽车7月新能源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增幅达74.05%;前7月累计产量140.13万辆、销量156.5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59%和4.07%,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

汽车分析师徐嘉平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期,管理层集体自掏腰包增持,是最具说服力的“信心背书”。这一行动不仅源于对行业高增长态势的判断,更基于长安汽车通过产业协同构建的竞争优势。自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通过整合长安汽车、辰致汽车科技等资源打造的“整零融合”模式,实现了高价值零部件布局与商贸物流、整车投放能力的联动,为长安汽车提供了更坚实的产业支撑。

徐嘉平进一步分析,尽管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创近八年新高,自主品牌占比超85%,但新能源板块与海外市场的表现仍落后于头部竞品。此时管理层以增持传递“与投资者共进退”的信号,既是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背书,也有助于修复市场信心、稳定预期。这种“真金白银”的表态,无疑为投资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从行业格局来看,长安汽车正通过技术积累与产业整合双轮驱动,在新能源赛道加速突围。此次管理层的集体增持,既是对企业战略的认同,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郑重承诺。在产业变革与市场博弈交织的当下,或将为长安汽车赢得更多发展主动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增持主体承诺在增持完成后所获股份锁定6个月,实施期间不减持。这一锁定期安排不仅彰显长期价值导向,更与长安汽车“2030年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60%”的目标形成战略共振。正如徐嘉平所言:“当管理层将个人财富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时,市场看到的不仅是短期信心,更是一个传统车企向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决绝姿态。”在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深水区,这种“背水一战”的姿态,或许正是长安汽车突破竞争重围的关键筹码。

引望成破局关键?

事实上,新长安的战略布局远不止于股权层面的调整。自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重组成立以来,已构建起面向未来的立体化发展框架:到2030年,集团整车产销量将突破500万辆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市场贡献率超过30%,最终实现从本土领军企业向全球汽车产业第一梯队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而为了达成该目标,中国长安正通过技术合作、品牌升级与生态重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轻量化、数字化”转型。不过,摆在中国长安面前的,还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上升,但长安新能源业务的结构性问题仍需突破。长安启源作为新锐品牌,尚处发力初期;深蓝汽车销量虽连年增长,但距离既定目标仍有差距;定位高端的阿维塔,尽管产品力出众,但市场表现尚未达到预期热度。如何让“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全面发力,是支撑300万辆新能源目标的关键。

在智能化方面,长安虽较早启动“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并与华为深度绑定(阿维塔采用HI模式,深蓝应用乾崑智驾),但在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不稳固。竞争对手如东风猛士,已推出搭载华为全栈解决方案(智驾、智舱、车控、车云、通信)的M817,合作深度引人瞩目。长安需要更强大的智能化引擎来驱动品牌向上和用户体验升级。

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危机感驱动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仅十余天,朱华荣便低调现身深圳,专程拜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朱华荣随后在社交平台发文透露此行:“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他特别提到,任正非就“支持长安汽车、阿维塔品牌等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意见”,并感慨任总的“视野、格局、睿智、激情令人敬佩”。他还对华为徐直军、余承东等高层给予的支持表达了感谢。

此次高规格拜访的核心议题,业内普遍认为与双方共同孕育的关键项目引望技术有限公司(原“HI”模式主体)密切相关。引望承载着长安与华为智能化深度协同的战略期望,是长安在智能电动车赛道实现破局的“关键落子”。朱华荣去年底曾透露,长安为引望预留了20%股权,阿维塔已先行购入10%。这个投资规模达数百亿的项目,其进展与合作深化程度,关乎长安能否在智能化竞赛中获得“超强外脑”支持,乃至提升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话语权。

有消息称,阿维塔与华为正顺利推进更深入的“HI Plus”模式,近千人联合团队已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首款联合共创产品计划于明年下半年面世。朱华荣此行,很可能加速推动引望项目的落地与效能释放,为阿维塔、深蓝乃至长安启源注入更强大的智能化基因,确保“新长安”在智能化赛道能快马加鞭。

徐嘉平表示,引望公司作为长安与华为深度绑定的关键载体,能否成为破局智能化的那把钥匙,将直接决定长安汽车能否从传统制造巨头蜕变为全球前十的科技出行引领者。

不过,市场也在担忧,长安会不会过度依赖华为。为此,汽车分析师林述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长安的策略是“对外合作补短板,对内强基练内功”。与华为合作解决的是智能化“从1到100”的量产难题,但长安同时布局了自研的SDA智能架构和天枢OS。引望项目20%股权预留中,长安仅持有10%,剩余10%或为后续融资预留,这暗示长安希望引入更多生态伙伴(如芯片企业)共同分摊风险。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