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不久前推出《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这是南非首个为应对沿海地区气候变化挑战制定的综合性政策方案,旨在将以往相对分散的海岸管理升级为统一的、系统化的国家战略,为守护南非海洋生态、稳固经济民生提供政策保障。
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拥有近3000公里的海岸线,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约22%的人口。南非超95%的对外贸易依赖德班、开普敦等核心港口。近年来,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海水升温、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沿海基础设施损毁等问题,给南非造成不小经济损失。气候变化还冲击海洋生态,导致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天然缓冲带退化。
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在推出《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时表示,该计划强调“构建更具韧性的气候变化防护网”,制定了多项核心举措,包括面向沿海城市的政府官员开展气候变化相关培训、推动海岸气候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为沿海城市提供气候适应专项资金等。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部长迪翁·乔治表示,南非政府及社会各界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海岸线生态对于南非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将通过前瞻规划、风险预判和协同治理,构建起指导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的政策框架。“作为《巴黎协定》和《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等重要国际协议的签署国,南非正在展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决心。”迪翁·乔治说。
2024年4月,南非议会通过该国首部气候变化专门立法,为构建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社会提供法律基础。该法律明确要求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政策,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复原力。为促进节能减排,南非近年来积极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轨迹追踪系统,整合卫星监测与地面数据,动态评估能源、工业部门减排进展。该国还推行“碳预算”机制,强制高排放企业使用数字化工具核算碳足迹,制定减排路线图。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试点“虚拟电厂”项目,整合如屋顶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通过需求响应系统平衡电网负荷,优化电力分配,推动节能减排。
中国和南非在共同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上具有广阔合作前景。由中国龙源电力投资运营的南非德阿风电场,是非洲首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风电项目,该风电场年供电量达7.6亿千瓦时,可满足30万户当地家庭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南非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项目去年实现并网发电,项目采用熔盐储热技术实现24小时持续发电,年发电量预计达4.8亿千瓦时。2023年7月,中国与南非举办了首期气候变化培训班,聚焦气候投融资、碳市场建设等领域,推动政策经验共享。迪翁·乔治表示,希望南中两国在未来积极开展海洋和气候领域的联合研究,促进科研数据共享,共同为保护地球环境注入全球南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