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2025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上纬新材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扣非后的净利润为2604.14万元,同比下降37.02%。
上纬新材解释称,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海外美金应收账款造成的汇兑损失、海外销售运费、佣金及研发检测试验费增加,使净利润较同期减少。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截至今日(8月7日)收盘,上纬新材股价涨3.93%,报91.85元/股,年内该公司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超1300%,总市值370.49亿元。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股价年内涨13倍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材的消息传出后,后者走出多个连板,成为A股2025年以来首只10倍股,并快速进阶为“15倍股”。
在监管干预、业绩承压预期等因素影响下,昨日(8月6日),上纬新材股价断崖式下跌。公司早盘股价低开16.73%,截至当日尾盘,触及跌停。
8月5日,上交所发布情况通报称,上纬新材近期多次出现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公司已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提请广大投资者审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近日,该股股价继续大幅波动,部分投资者在交易该股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正常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上交所表示。
近期,上纬新材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源于智元机器人拟入主该公司。
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控股股东、5%以上股东协议转让股份暨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智元恒岳”)和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致远新创合伙”),拟通过一系列股权交易收购上纬新材合计超六成的股份。
公告显示,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恒岳,智元恒岳的实际控制人邓泰华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有私募投行人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若本次交易成行,将为智元机器人上市融资及投资人退出提供渠道。”
7月13日,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提示风险称,智元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缺乏商业化落地场景,将会影响其未来发展;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且后续要约收购尚未落地,当前重大股权调整事项可能带来一定潜在风险。
对于本次交易,上纬新材在最新发布的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公司前期披露的控制权变更交易尚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合规性确认意见,并在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可能涉及的其他批准,相关审批程序能否通过及通过时间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上半年净利降超三成,十大流通股东换血
目前来看,上纬新材业绩短期承压。
营业收入分季度看,公司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4.15亿元,同比增长14.20%,环比增长12.35%;净利润为734.98万元,同比下降71.87%,环比下降67.41%;扣非后的净利润为479.53万元,同比下降80.36%,环比下降77.43%。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在手订单情况,未作披露。
对于风电市场发展前景,今日(8月7日),有风电行业观察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上纬新材所处的下游风电行业有竞争加剧的风险。
“去年至今,风电项目招标价格不断逼近风电整机厂商成本水平,若未来竞争进一步激烈,将会同步影响对公司的采购需求。尽管现阶段企业中标价格企稳且有小幅上升趋势,但效果尚不明显。”前述风电行业观察人士补充说道。
公开信息显示,上纬新材主营业务包括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等领域。其中,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二者合计占公司总营收的八成左右。
盈利能力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4.14 %,较去年同期的15.45%,下降1.31个百分点。
现金流量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7亿元,上年同期为92.93万元,同比增加15751.39%。上纬新材在财报中解释,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回款增加及票据到期托收所致。
研发投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149.32万元,同比增长41.63%。
新项目进展方面,其中,低空经济领域树脂配方开发与应用项目,配方已经初步定型,客户已经小批量采购用于无人机靶机的制作;可回收自由基固化树脂配方与成型工艺开发项目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光伏柔性组件可回收树脂配方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可回收预浸料树脂配方设计及验证,树脂已转入量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