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乌金澎湃稳供应、固本强安守大局 国能准能集团交出亮眼“期中答卷”

2025-08-04 18:00:00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炎夏的烈日炙烤着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腹地,黑岱沟与哈尔乌素两座露天煤矿(以下简称两矿)轰鸣不息,奏响能源保供的进行曲。上半

炎夏的烈日炙烤着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腹地,黑岱沟与哈尔乌素两座露天煤矿(以下简称两矿)轰鸣不息,奏响能源保供的进行曲。上半年,准能集团在国家能源集团能源保供部署下,聚焦主责主业、绿色转型、资源获取“三篇文章”,剥离量累计完成1.67亿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53.9%;商品煤产量完成3149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0.8%,圆满完成任务目标“硬过半”,交出一份能源保供的硬核“期中答卷”。

科学调度:精准施策稳住保供“基本盘”

能源保供,调度先行。准能集团在今年上半年的复杂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应变力和统筹力。

年初,为应对市场波动,准能集团抢占开局先机,精准调整调度策略。1月,全力协调国家能源集团总调度室增加请车计划,争取月度增量22万吨,守稳开局基本盘。2月,恶劣天气席卷北方,作业条件不良。准能集团稳扎稳打做好生产组织,通过优化日班计划、动态调配设备、做好防冻车管理,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目标,夯实全年任务的“第一块基石”。

进入二季度,挑战接踵而至——铁路集中整修导致运输能力受限,春检停电和连日降雨影响生产节奏,商品煤月度欠量缺口逐渐显现。准能集团立即启动“补欠预案”,生产指挥中心一方面倒排补欠计划,将每日装车任务细化到小时级;另一方面协调国家能源集团增加装车批次,统筹两矿装车分流,强化协同攻坚。5月,商品煤装车量达到5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精准调度不仅是‘救火队’,更是‘先手棋’。”生产指挥中心三级主管褚福南说道。今年以来,准能集团转变调度思路,从“统筹全局、纵深抓细”入手,对关键生产环节开展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对两矿主采设备可动率、实动率、10点开机率、单台设备小时量等多项指标,从日、周、月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深查细究“用时不干活、出工不出力”问题,两矿生产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为产能释放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针对影响生产的季节性、阶段性难点,准能集团从调度入手,建立了“清单化”督办机制。1至5月,保障黄河流凌期两矿生产用水稳定供应、协调解决春检与生产交叉作业矛盾、推动哈尔乌素4号破碎站顺利投用,高质量落实KM81装车试验工作、完成智能无人装车机车辅助驾驶系统联合试验等,有效保障生产接续。

生产组织:全链协同激活高效“新动能”

能源保供的根基在产能,核心在生产组织的精细化。准能集团以“两矿协调开采”为抓手、“煤质全程管控”为生命线、“后备资源储备”为长远计,打出了一套提高保供效率的“组合拳”。

多方协同,破解接续难题。年初,生产技术部门联合两矿,综合考量征地进度、采空区治理、地质构造等因素,做好整体生产规划,持续推进两矿协调开采,重点攻坚剥离。

黑岱沟矿立足实际,创新提出“两核心一强化”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调度指挥中枢作用,深挖设备潜能,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待令时长;优化生产全流程,精准衔接各环节,精简班前会流程,改进作业人员接送模式。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采取多项措施优化提升采剥效率,调整现场采排位置使剥离的土岩就近进入排土场,有效缩短运距,增加剥离量;根据煤层厚度将三个采煤台阶减为两个,释放出一台电铲投入剥离作业;优化采场上煤路径,为采空区充填释放空间,实现采空区建站与使用的无缝衔接。

严控煤质,全链协同提效。年初,面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南部煤沟、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南部作业区原煤热值波动异常的挑战,两矿与选煤厂建立“采-洗-运”协同机制,通过优化采煤时序,合理调配设备,将优质煤与低热值煤按比例搭配开采,同步调整洗选工艺,动态优化弛张筛筛板孔径、分选密度,紧盯智能装车系统实时监测装载情况,确保商品煤热值均衡稳定。进入6月“冲刺期”,针对雨季可能影响生产的隐患,灵活调配三套洗选系统,合理安排停机检修作业,提升设备点检质量,为“硬过半”提供了稳定支撑。上半年,两选煤厂单日装车总量最高突破21.1万吨,装车合格率分别达91.1%、92.6%。

资源储备,谋划长远发展。为降低进口设备及配件的影响,准能集团提前布局生产工艺变更,加大国产化开发力度,同时,加大后备资源获取力度,一方面紧盯准格尔煤田中部矿区相关资源出让进度,另一方面寻找资源信息,走出去调研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等区域资源,拓宽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安全生产:严字当头筑牢保供“压舱石”

能源保供,安全为基。准能集团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承包商安全管理,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责任落实,构建“大安全”体系。印发《关于加强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10大项、38小项任务、151项具体措施,将责任细化到部门、到岗位、到人;积极推行“安全包保”机制,深入落实“一抓二查三督导”安全工作法,由公司领导牵头,各业务保安部门常态化对16家单位开展安全包保工作,每月参加包保单位安全办公会,现场解决问题、监督落实,真正实现“安全责任全覆盖、无死角”。

风险预控,织密“防护网”。今年,准能集团全面推进年度风险辨识和评估的培训和实施工作,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方式,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非常规作业,进行风险再辨识、再评估,重点查找风险辨识的盲区。其中,两矿采空区被列为公司级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均明确了管控措施、责任人,确保风险在控、受控。在季度安全考核中应用“单位自查+部门监察”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将检查结果全部录入安全数智化平台跟踪督办、闭环管理,调动各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训赋能,提升“硬实力”。安全生产,关键在人。准能集团年初制定2025年安全培训计划,共开展煤矿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46期,覆盖3008人次,举办专题培训3期,覆盖637人次,充分提升全员安全素质。3月份国家能源集团“事故警示月”期间,准能集团组织学习相关生产安全事故案件通报,对事故案例中各个环节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深入查摆,坚决堵塞管理漏洞、整治安全隐患。在6月份“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中,“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行动贯彻始终、安全宣讲活动走深走实、安全技能竞赛广泛开展、应急演练注重实效,多维度筑牢全员安全思想防线。

严管承包商,守好“责任田”。针对外委施工“点多面广、管理分散”的特点,准能集团实行“无差别、一体化”管理,严把“资质审查、培训教育、现场管控、过程监管、考核问责”五道关口。上半年开展外委剥离、工程建设、设备维修等外委承包商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对承包商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临时用电不规范、现场安全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处罚力度。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保供答卷令人振奋,但翘首全年目标,保供任务依然艰巨。准能集团将继续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深化精准调度能力,优化升级生产组织模式,守牢守稳安全生产红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准能力量。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