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1天的ST应急(原证券简称“中船应急”,300527.SZ)8月1日复牌一字跌停,股价险守10元,报收10.01元/股,总市值99.66亿元,跌破百亿元关口。消息面上,公司及相关当事人7月30日收到湖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3名董监高人员拟被行政处罚,同时公司触及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相关规定情形,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自8月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公开资料显示,ST应急是专业化军事后勤运输投送保障装备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涵盖应急保障、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和应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聚焦应急交通工程和防汛抢险装备两条主线。公司于2016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被市场称为“应急装备第一股”。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持股比例为43.72%),实控人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原董事长、总经理等拟被罚
上述处罚涉及公司2022年报披露。告知书显示,ST应急2022年报披露财务报表存在“收入确认和坏账计提不准确的会计差错”。一是对部分产品提前确认收入,导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利润总额多计1298.15万元;二是对部分应收债权坏账计提方法、账龄分类错误,导致多计提坏账准备584.12万元,利润总额少计584.12万元。两项综合导致上市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86%;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1.40%;利润总额多计714.03万元,占2022年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36.64%。ST应急已于2024年1月16日就上述事项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湖北证监局认为,ST应急上述行为构成证券法所述“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违法行为。公司时任董事长唐勇、时任总经理王小丰、时任总会计师、董秘李应昌未勤勉尽责,系前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湖北证监局拟决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的罚款;对唐勇等3人分别处以60万元至70万元不等的罚款。
ST应急称,告知书中涉及的违法违规事项,公司均已整改完成,公司将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满12个月后,及时向深交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
业绩表现欠佳
记者注意到,除上述告知书外,ST应急此前曾多次收到警示函,均涉及2022年业绩。梳理财报数据可见,近年来,ST应急业绩表现欠佳,而2022年正是公司经营由盈转亏的关键年份。
2023年9月,因2022年报与业绩预告数据差异较大,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ST应急及唐勇、王小丰、李应昌被湖北证监局警示。经查,2023年1月,公司在业绩预告中称,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3.73万元-1784.2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3.56%-79.64%。当年4月公司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修正为144.79万元-188.0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21%-97.85%。随后公司披露2022年报显示,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43万元。
2023年12月,湖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ST应急存在收入确认不准确、坏账计提不准确等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以及关联方往来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会计政策未披露等信披方面的问题,公司及唐勇、王小丰、李应昌被湖北证监局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ST应急于2024年1月发布了会计差错更正公告,更正后公司2022年净利润调整为553.9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调整为-528.11万元,该调整导致公司2022年报出现盈亏性质的改变。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2023年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7亿元,扣非净利润-3.35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改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4.13万元,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为-1614.44万元。
2025年一季度,ST应急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下降26.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0.76万元,同比下降113.39%。
记者8月1日致电ST应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领导已经关注到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正在商议措施,如有消息会及时公告。关于经营业绩,工作人员称公司所处行业有季节性特征,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一般比后几个季度会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