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披露,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视涯科技”)进入科创板IPO的问询阶段,距离上市更近一步。
IPO日报注意到,视涯科技作为合肥新增独角兽公司,估值不低于100亿元,但其尚未实现盈利,三年累亏近8亿元。
科技支撑独角兽估值百亿
视涯科技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达9亿元,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半导体OLED微型显示器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为客户提供包括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公司具备“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研发了包括硅基OLED强微腔技术、硅基OLED串扰截断技术、硅基高光效叠层OLED全彩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此次IPO,视涯科技拟募资20.15亿元,近16.09亿元用于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近4.0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或将成为公司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契机。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行业内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与视涯科技,2024年索尼在全球XR设备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50.8%;公司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境内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35.2%。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顾铁,顾铁持有控股股东上海箕山100%股权,通过上海箕山及其控制主体可合计控制发行人29.36%的股份。结合特别表决权的设置安排,本次发行前,顾铁通过上海箕山合计控制表决权比例为61.79%,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视涯科技创始人顾铁是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此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工程博士学位,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他参与美国第一条2代TFT-LCD生产线的组建,曾领导了世界第一台胸腔数字X光机的研发与制造,五年前曾主导奕瑞科技科创板上市,目前担任奕瑞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招股书显示,因产品量产需要并经战略客户批准,公司未来将向关联方奕瑞科技采购生产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产品所需微显示晶圆背板。因此,公司已同步与奕瑞科技签署协议,要求奕瑞科技保障战略客户所需数量的晶圆背板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视涯科技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实现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59%、76.62%和73.61%,客户集中度较高。若单一客户需求爆发式增长,公司经营存在重大客户依赖风险,若核心客户订单减少甚至终止合作,公司的营收将遭受重创。
此外,精测电子(300567)和歌尔股份(002241)是视涯科技的第二、第三大股东,这两家股东还是视涯科技的供应商,与视涯科技间存在关联采购。
需要指出的是,2023 年 12 月,由长城战略咨询和中商产业研究院同步披露发布的《合肥市独角兽企业榜单(2023)》中,视涯科技位列合肥第 7 家独角兽,估值 111 亿元。
2024 年 12 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 全球独角兽榜》(Global Unicorn Index 2024)显示,视涯科技以 15 亿美元估值再次入选,成为合肥三家新增独角兽之一(另两家为芯动联科、本源量子)。
净利润持续为负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和2.8亿元,以21.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核心硬件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该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1.71%提升至2024年的79.7%,是主要营收支柱,其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领域需求的释放以及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
然而,与高估值和营收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的亏损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亿元、-3.04亿元和-2.47亿元,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
这与其他业务的销售短板有关。战略产品开发收入占比不超过10%,虽凭借技术优势与客户形成深度绑定,但定制化开发成本高,毛利贡献有限。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31.36%降至12.98%,这类业务基于战略规划规模减小,且技术附加值较低,进一步拉低了整体盈利效率。
虽然核心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的19.14%波动上升至2024年的21.52%,与龙头企业京东方相比毛利率较高,但营收规模仍有很大差距。
截至2024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分别为10.39亿元和5.12亿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较高的折旧成本,报告期各期公司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18%、44.05%和37.54%,高额的折旧费也对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3亿元,2023年为-2.87亿元,2024年为-0.76亿元。现金的流入不足以覆盖现金的流出,持续的负现金流可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
不过,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报告期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8.76%、10.15%和6.82%,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表明公司的偿债压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