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增持,再现金融“江湖”。7月28日,上海银行发布的“关于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买入公司股票的公告”显示,10名董监高日前增持了股票。
根据公告,该10名董监高分别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 A 股股票,合计增持44万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 元至10.7元。这意味着,10名高管增持耗费金额超过460万元,不足500万元。
作为参照,截至29日中午收盘,上海银行报10.39元,跌1.24%,最新股价已低于上述高管增持成交价格区间。与此同时,连日来,上市银行陆续结束今年的分红高峰期,作为板块“红人”的银行股也开启了一段下调窗口。
不过,对于上海银行而言,此次不足500万元的增持行动,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态度。
记者在业界了解到,据分析人士指出,此番以党委书记为代表的高管增持意在显示对于上海银行发展的信心。不过,从一层含义看,近年来上海银行股价有所波动,亟须稳定资本市场情绪。
准“75后”回归执掌“帅印”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拉长时间轴看,上海银行股价自2022年10月触及4.44元的历史低点后开启反弹,今年7月初触及11.47元的高点,直到本月底回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海银行年度涨幅超过70%涨幅位居A股42家上市银行之首。
实际上,一个更为深层的信号是,此次是顾建忠“掌舵”上海银行三个月后,首次持有公司股票。7月26日,上海银行发布股东变更公告显示,新增股东顾建忠(10万股,占比0.0007%)。
1974年11月出生的顾建忠是一名准“75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是从基层起步的典型金融人。从公开资料看,他早年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上海银行,此番掌舵上海银行是“二进宫”。1997年7月,顾建忠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上海银行,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为管理者。曾任上海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兼营销经理部、港台业务部总经理,上海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授信审批中心总经理、营业部总经理,上海银行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等职。其间,他还曾在上海政府部门挂职,担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副处长、金融机构处处长。
2015年2月,他出任上海市属国企上海国际集团副总裁,负责投资管理。2018年底转战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出任行长。2025年4月22日,上海银行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顾建忠任上海银行党委书记,并提名任董事长。记者注意到,其董事长任职资格仍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据悉,顾建忠还在2016年获得“沪上金融行业领袖”称号。
资产规模已跌出前三
据记者观察,伴随着这家城商行核心管理层的变动,未来上海银行经营策略、经营风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引来资本市场和外界的一些观望。
阔别十年重新回归,老银行人能否讲好新故事?今年5月7日,上海银行的“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成为顾建忠的“首秀”。他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以市场为重、以客户为重、以基层为重。他还号称,未来将持续打造并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致力于打造一家有情怀、有价值、人才辈出的“百年老店”。
不过,上海银行“掉队风险”并未“解锁”。报告显示,上海银行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为62.92亿元,同比增长2.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8.59亿元,同比下降2034.72%。不良贷款率1.18%,与上年末持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海银行资产总额为3.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7%。按照上市城商行资产总额排位来看,上海银行已跌出前三,位居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之后。
当下,置身于银行价格恶战、产品同质化、模式路径大相径庭的“内卷”浪潮之下,顾建忠眼里的最大资产或是人才。曾当过上海银行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的顾建忠,曾有诸多相关公开言论,比如“人才资源是商业银行的第一资源,也是最大的支撑”,“想得再好,没有好的人、合适的人去干,没有充满激情地去干,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的资产不是简单的楼堂楼宇,最大的资产就是人力资源”等。
深谙人才“利刃”的顾建忠,他个人增持的一小步,距离其口中的“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还有多远,仍待时间重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