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阿里加入“百镜大战”!首款夸克 AI眼镜亮相,公司称“已完成研发,将于年内发布”

2025-07-27 20:01:00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作者:刘婷 一副放大版的夸克AI眼镜模型悬挂于空中,两个超大镜片分别演示导航和AI相机功能。左侧片面浮现高德地图的近眼导

作者:刘婷

一副放大版的夸克AI眼镜模型悬挂于空中,两个超大镜片分别演示导航和AI相机功能。左侧片面浮现高德地图的近眼导航功能,右侧快速切换至AI相机界面,模拟实拍画面与实时识图场景。

展台里聚满了AI硬件“发烧友”,尽管现场未开放真机试戴,但观众通过屏幕与视角互动,一步步解锁智能眼镜。

7月26日,时代周报记者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获悉,阿里巴巴(09988.HK)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论坛上首次亮相了其首款自研AI眼镜。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式加入“百镜大战”。

阿里巴巴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夸克AI眼镜研发工作已完成,预计将在年内正式发布。目前,夸克AI眼镜的最终定价暂未披露。

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AI眼镜会是智能穿戴方向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它将成为人类另一双“眼睛”和“耳朵”,具备极强的场景穿透能力。“眼镜一定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这将催生个人数据量的急剧爆发。全场景的业务覆盖和领先的AI能力正是阿里巴巴最为擅长的。”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夸克AI眼镜被阿里巴巴内部定义为“阿里巴巴AI能力与生态协同的集大成者”。此后,夸克AI眼镜将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具备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还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

夸克AI眼镜,时代周报记者摄

以导航场景为例,研发团队联合高德地图开发了适配AI眼镜的近眼显示导航系统,可实现在骑行、步行等移动场景下的精准指引。夸克的视觉问答能力、学习办公能力都将提供原生适配,使AI眼镜从“听歌拍摄”进化为真正意义上的随身AI超级助理。

为支撑多模态AI能力的落地,夸克AI眼镜在硬件结构上进行了系统重构,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主流功能,同时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突破。

“市面上现有产品多存在佩戴不适、续航短、AI交互弱等问题,并没有让AI眼镜真正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宋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除了融合阿里巴巴自有生态,夸克AI眼镜将会联合全球领先的眼镜品牌,通过技术、渠道、服务以及C2M定制能力的整合,解决用户体验的关键瓶颈。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AI眼镜能够进一步拓展阿里巴巴的业务边界,增强其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通过融合通义千问大模型、夸克AI能力以及高德、支付宝、淘宝等生态服务,阿里巴巴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从而提升用户黏性和品牌忠诚度。

“AI眼镜对阿里巴巴生态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个新的硬件产品,更是连接线上线下服务的重要入口。通过AI眼镜,阿里巴巴可以实现更多场景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为未来的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江瀚指出。

今年是AI眼镜的商业化元年,市场需求正快速攀升。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约290万台,同比增幅超过120%。今年二季度以来,小米、华为、联想等大厂在AI眼镜上均有新动态。

夸克AI眼镜的“首秀”,标志着阿里巴巴加码AI硬件的决心。近年来,阿里对于AI和云基础设施的投入持续加码。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加速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阿里巴巴展台,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阿里内部,夸克是AI to C的重要阵地。今年2月20日,在阿里巴巴集团 2024 年 12 月份季度业绩发布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指出,集团内部定义的的AI to C,主要是夸克和通义这两个APP。

“夸克现在 AI搜索,现在夸克在AI 搜索领域是中国用户量最高的应用,我们觉得这里面AI的大模型应用对于用户的搜索也好,用户的生产力创作也好,用户在工作当中怎么去提升效率也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吴泳铭表示。

此前,阿里将通义千问团队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并宣布整合天猫精灵硬件团队与夸克应用团队,由集团副总裁吴嘉统筹AI To C业务。

此次亮相的夸克AI眼镜,是阿里向消费级AI硬件领域发出的“战书”,标志着其在AI领域的又一次战略性下注。至此,阿里AI to C战略正从软件领域走向多形态硬件。

(时代周报记者雨辰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