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条例》对规范住房租赁各相关主体行为、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都有重要意义。其中,《条例》提出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对于拥有长租公寓业务的房企而言,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与销售端的情况不同,头部房企的长租公寓业务依旧有不错的表现。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6月中国住房租赁企业规模排行榜》显示,截至6月底,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按长租公寓6月底累计开业规模排序,下同)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35.9万间,较5月底增加2.7万间。其中,万科泊寓、龙湖冠寓和魔方生活位列前三,开业规模分别达到19.82万间、12.3万间和8.4万间。头部房企也通过扩大规模、提高出租率的方式持续为企业贡献稳定现金流。以龙湖为例,根据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龙湖冠寓2024年租金收入达26.5亿元,同比增长4%,开业规模12.4万间,出租率达到95.3%。
经过前几年的“大洗牌”之后,长租公寓市场目前已经走向理性发展。而在楼市调整的这几年时间里,市场对长租公寓的看法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记者在深圳罗湖区、福田区几个长租公寓采访工作人员时得知,进入暑期之后公寓出租情况较好,出租率基本都在85%以上,但租金在这两年基本都维持稳定,长租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可以享受折扣。“周边各类公寓以及个人租赁挂牌房源越来越多,竞争很大。”罗湖笋岗片区一家长租公寓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价格差别不要太大,年轻的租客相对会更接受长租公寓,所以我们也不敢随便提价。”
也有租客告诉记者,深圳租房的选择面很广,包括各类长租公寓、普通住宅、商务公寓、青年驿站、城中村等,自己在租房的时候自然会“货比三家”。
记者实探发现,面对租金下滑带来的压力,长租公寓市场的玩家们也发掘出许多“新玩法”,最直观的做法就是抢占“短租”市场,一些头部长租公寓品牌推出“安心住”“随心住”等主打灵活性的“短租”产品。
与此同时,一些资本也看上了长租公寓的“回报率”。在深圳龙岗区,记者看到一处商务公寓的多个楼层被一家投资机构“打包”并改造成长租公寓。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房价近几年有所下跌,重点城市的租金回报率有所回升,优质租赁资产投资回报率接近5年定存利率,也会吸引一些长期资本进入。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条例》对各方权益的规范,会提高租赁稳定性,从而激励市场主体投资住房租赁,包括一些房地产企业,有利于促进行业从增量向存量、从建设到运营的转型,对行业新模式构建以及REITs发行都有积极意义。
对房企而言,长租公寓业务的周期穿越能力在当下愈加凸显,还能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此外,政策端对租赁行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行业融资环境也在多渠道改善。“头部企业已通过标准化产品体系、高效运营能力与数字化管理工具,建立起可复制、可扩展的资产运营模型,助力企业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可持续现金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住房租赁市场正逐步从大规模筹集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这也对长租公寓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住房租赁行业机构化率仍较低。住房租赁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未来有望继续从财政金融、市场培育、非居改租等角度加大住房租赁政策支持力度,并结合公积金、人才人口等方面对供需两端政策持续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