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多数预喜 长账期等“烦恼”仍在

2025-07-24 00:04:0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今年上半年,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个股股价涨幅较大。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也就备受投资者关注。 据《每日经济

今年上半年,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个股股价涨幅较大。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也就备受投资者关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6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除宁波华翔(SZ005048,股价19.05元,市值 155.04 亿元)、恩捷股份(SZ002812,股价29.38元,市值284.84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以外,其他企业都预计可实现盈利。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以及海外出口持续旺盛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锂电、汽车热管理等板块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显,成为当前年中业绩预告窗口期的主要看点之一。

锂电板块又赚了

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均突破1500万辆,带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比如,以汽车非金属部件及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神通科技(SH605228,股价12.37元,市值53.11亿元)表示,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以来,乘用车市场端保持平稳,公司客户订单(如主动式油气分离器、A客户新项目等)持续放量”。

神通科技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半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300万~6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254.97万元~3454.97万元,同比增加106.89%~113.46%。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已是车市增长的主力,渗透率稳定突破50%。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99.6GWh,累计同比增长47.3%。

这一系列增长数据,也映照在锂电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华友钴业(SH603799,股价39.83元,市值677.73亿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28亿元,同比增长55.62%~67.5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钴价回升,是助推华友钴业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华友钴业也表示,“受益于钴价回升,公司钴产品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以电解钴为例,今年上半年均价约25万元/吨,涨幅超50%。东吴证券(SH601555,股价9.45元,市值469.54亿元)在研报中预计,今年8~9月份,行业库存基本消化完,钴价还将迎来第二波涨势。

有业内分析认为,一方面,终端需求保持高速增长,行业产能利用率已过低位,单位盈利有望回归制造业合理水平;另一方面,锂电池作为兼具产品差异化和定制化属性的长期价值环节,随着海外市场拓展、新业务布局及新产品迭代,有望拉动产业链进入新的技术周期。

去海外争市场

具体分析上市汽车零部件公司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出口”已成高频词汇。

比如,主营配套汽车电气产品研发、生产等业务的通达电气(SH603390,股价13.28元,市值46.70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650万~335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225.72万~1925.72万元,同比增长86.06%~135.21%。

对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通达电气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下游市场,尤其出口业务持续向好”。

华工科技(SZ000988,股价48.03元,市值482.94亿元)也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提到,“公司感知业务紧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创新高和出口增长的机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PTC加热组件、传感器的销售持续增长”。

华工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9亿~9.5亿元,同比增长42.43% ~52.03%。

乘联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395亿美元,年增速为5%。其中,锂离子电池出口基本保持在50亿美元。从出口市场分布来看,美国、欧洲依然是中国汽车零配件主要出口的目的国,同时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当中。

民生证券研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入百强的企业有17家,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4亿元,占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比重为11.7%,零部件与整车产业地位仍显著不对等,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账期问题待解

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受长账期问题困扰。

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72.72天攀升至2024年的84.53天。另据Wind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汽车电子电气系统账期高达136天,而底盘件和电驱动零部件更是达到6~12个月的超长账期。

长账期,意味着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承受更多资金和业绩压力。6月中旬,多家国内主流车企相继发布声明,宣布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统一至60天以内。

“从目前来看,账期没有很明显的缩短,主机厂那边也没有主动过来谈这件事。”一家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内部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而“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天”正是该窗口主要受理的4类问题(建议)之一。

账期问题之外,已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被主机厂要求“年降”。简单来说,“年降”就是整车厂要求供应商每年降低产品价格。“我们的一个大客户已经开始过来谈‘年降’的事情了,现在还没有敲定。”另一家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与往年相比,主机厂今年给出的“年降”幅度要更大一些。

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看来,“(企业)只有停止向供应商转嫁成本压力,才能真正构建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命运共同体’”。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