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冲刺“万亿” 南京软件业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2025-07-24 03:00:00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7月18日,华晨宝马高管一行到访南京,并与南京建邺区签订协议,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落地该区。新公司将以独立法人资

7月18日,华晨宝马高管一行到访南京,并与南京建邺区签订协议,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落地该区。新公司将以独立法人资格运营,聚焦AI、工业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为宝马全球生产、销售、售后等全链条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宝马加仓南京的背后,是南京软件业冲刺“万亿”的雄心。“今年底,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在近期举办的2025南京软件大会上,南京市政府相关领导作出上述预计,令与会者和业界倍感振奋。

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2000年左右的18亿元起步,经过25年的努力,如今产业规模达8600亿元,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四。在即将叩响“万亿”大门之时,作为中国首座软件名城,南京软件业要完成的,不仅是一次“量”的累积,更是“质”的进击。在当下,南京软件业如何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证券时报记者进行了调研。

见证“万亿”底气

在南京,有一条5.3公里的“软件大道”,这是全国首条以产业命名的大道。软件大道的两侧,中兴、华为、vivo、润和等一批龙头企业的标识一字排开。

正是这条“软件大道”,集聚各路资源,最终汇成了业内知名的中国(南京)软件谷——2024年,软件谷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近3000亿元,用1%的土地面积,创造南京全市约35%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值。

“30年前,软件谷还只是一块郊地。2001年,中兴来了,2005年,华为也来了,两个巨头聚拢了一批又一批软件企业。2011年,软件谷正式成立,只用了两年,就打造出了破千亿产值的软件产业集群。”中国(南京)软件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软件谷见证了南京软件产业规模的高歌猛进。

随着产业规模提升,一大批优质企业快速成长。据统计,目前,软件谷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4家;独角兽、瞪羚企业5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3家,其中国家级21家。

“扎根软件谷20多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全栈云服务、AI大模型、大数据为一体的支撑体系,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提供商。”浩鲸科技副总经理金堃介绍,公司成立于2003年,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业和政务部门,提供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和全栈产品技术服务。

“数字货运第一股”满帮集团旗下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软件谷里诞生。深耕互联网+货运赛道10余年,公司旗下APP“运满满”已在330座城市完成布局,运输路线超过10万条,满足了3000万家中小企业的货运需求。2024年,“运满满”平台履约订单达1.972亿单,第四季度月均活跃货主达293万人,年度活跃司机达414万人。

软件谷的迅猛发展,激发了南京的“万亿”雄心。从2010年获得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称号,到2021年跻身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再到锚定“万亿级”产业目标,南京软件产业的进阶之路清晰可见。而到了“临门一脚”,南京再次提速冲刺。今年一季度,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2128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积累“质变”势能

“万亿”只是一个数字,如果仔细观察南京软件业冲刺“万亿”的历程,会发现,南京不仅能够把握住云计算、互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热”,还主动肩负起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创技术的“冷”,后者正是南京软件业破“万亿”的初心之一。

作为智能化时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软件能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不过,公开数据也显示,中国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核心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几乎都被欧美巨头所垄断。《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仅占全球份额的6.7%。

工业软件恰恰是南京软件业的关键赛道,贡献了江苏全省约40%的规模。从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到运营维护,南京工业软件都已深度嵌入航空航天、钢铁、电子等核心领域。

“南京鼓励大中型企业剥离成立工业软件企业,现已培育国睿信维、金恒科技等工业软件企业。”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南京拥有工业软件重点培育企业162家,入选南京“智改数转”工业软件提供商19家。

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高精尖、研发难度大,南京科远智慧不断创新研发自主可控数智技术,发布全国产NT6000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并推出一系列智慧工业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自2020年起,该系统逐渐成为科远智慧的“拳头产品”。“我们基于国产化CPU、Linux系统研制的NT6000 V5智能分散控制系统,目前在行业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南京科远智慧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工业软件,信创技术同样是我国软件业的短板之一。当前,我国已经将信创行业列入新一轮基础建设计划中。南京在信创产业布局已久,并涌现出诚迈科技等知名上市企业。

7月18日,诚迈科技在南京举办信创生态大会,并发布全新信创产品矩阵,为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国产化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党政领域的信创电脑、服务器,针对企业市场的纯国产办公套件及信创云平台等。

“诚迈科技作为在南京本土成长起来的软件企业,特别有意愿为南京软件业破‘万亿’贡献自己的力量,公司因此不断创新产品,拓展市场。”诚迈科技董事长王继平告诉记者,南京信创产业布局已久,目前相关企业达到上百家,广泛分布在行业上下游,整体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而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诚迈科技已携手行业伙伴发起成立信创共赢生态联盟,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打造创新生态闭环

站在8600亿元的高点冲刺万亿,记者发现,南京的目标不仅仅是软件业的量质齐升,更在于构建一个从技术研发到生态孵化的行业创新闭环。其中,对于鸿蒙生态的布局,就能看出南京软件业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今年6月17日,由南京市政府主办的2025南京软件大会开幕,会上,南京首次提及“鸿蒙先锋城市”。

“早在2020年开源鸿蒙生态初建时,润和软件就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共建。”南京润和软件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生态发展,2022年润和软件进一步成立专业子公司润开鸿,重点推进开源鸿蒙在金融、能源、教育等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落地。

“南京将实施南京市鸿蒙生态发展行动,推动全市域内政务服务、交通运输、民生保障、教育医疗、银行金融等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系统高频应用鸿蒙适配全覆盖,全力打造软件应用丰富、场景覆盖广泛、开发人才富集、明星企业勃发的全国‘鸿蒙先锋城市’。”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工智能(AI)产业同样是南京构建创新生态的重要一环。作为全国第九个、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已汇聚出门问问、硅基智能等一批AI企业。“我们构建了‘场景开放+供需协同+生态赋能’的三角循环,通过区内博世汽车、康尼机电等制造业龙头,为AI技术提供真实的试验场和应用需求。”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AI大模型的浪潮席卷全球时,该区正发挥场景落地的先发优势,打造产业“循环生态圈”。

南京在构筑软件业创新生态时,还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大厂”纷纷落地,并且成为整个生态圈的核心。今年5月26日,阿里巴巴江苏总部正式入驻南京阿里中心。作为阿里巴巴自建,全国业态最丰富的中心之一,已有40余家阿里生态企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提前进驻。而在一年前,2024年5月19日,小米南京科技园开园。作为小米集团北京总部外全国最大的研发中心,园区布局汽车研发、手机研发、软件工程和互联网业务四大板块,预计未来5年集聚万名研发人员。

“近年来,我们整个集团的业务在南京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五六十家生态链企业集聚到南京建邺高新区。”阿里巴巴集团华东公司总经理李嘉平表示,未来,阿里期待能够继续以建邺高新区为支点,与南京开展更多的深层次合作。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