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关税不是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办法。
7月22日,IMF发布了2025年《对外部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球30个主要经济体(经济产出总和约占全球总产出的90%)的贸易状况进行了最新评估。
报告发现,2024年,全球经常账户差额与世界GDP之比大幅扩大了0.6个百分点,扭转了自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收窄的趋势。报告认为,对各个经济体来说,过大的贸易逆差和顺差都可能引发风险。
报告指出,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了2280亿美元,达到1.13万亿美元,这反映出美国国内宏观经济的失衡。但是,关税壁垒对于改善贸易失衡的作用微乎其微。IMF警告,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可能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短期内,更高的关税将减少全球需求,并通过推高进口价格来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长期来看,IMF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表达了担忧。报告认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引发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动,进而有可能破坏金融稳定。
首先,保护主义为全球的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流动覆上阴影,这最终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朝割裂、碎片化的方向演变,将会加剧全球金融波动并造成更严重的资源错配。
其次是美元的汇率风险。今年1月以来,美元贬值了8%,这是自1973年以来最大的半年度跌幅。IMF承认美元还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期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加上潜在融资紧张的威胁、美国债务水平上升以及美元资产嚣张特权减弱,可能已促使部分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美元风险敞口的水平。
此外,IMF也关注到了近期稳定币的发展。报告指出,跨境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创新,如美元稳定币的崛起,可能会加强美元的主导地位,但也可能会带来金融稳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