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部分债权人的反对,路劲基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劲”)于7月17日对5笔美元优先票据付息计划进行修订并启动第二次同意征求。路劲表示,如果同意征求成功实施,将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为集团争取更多时间出售指定资产(包括印尼收费公路)。
面对流动性压力,路劲近期调整优先票据付息方案,试图以“时间换空间”缓解债务危机。但是这场关乎企业流动性的博弈,最终结果仍充满变数。若同意征求方案未获通过,路劲或面临更复杂的替代的债务重组,生存挑战进一步加剧。
因部分债权人反对,路劲修改方案
因部分票据持有人反对,7月17日,路劲宣布修改了6月20日公布的同意征求方案。
早在2024年,路劲完成了有关票据及一个系列的永续证券的提呈要约及同意征求。包括延长票据到期日,指定若干资产为指定资产,并承诺将指定资产的出售及融资所得款项净额按一定比例纳入现金清偿机制,用于赎回或回购票据或永续证券。
但是由于市场复苏速度低于预期,路劲预计未来仍将面临偿债及流动性压力。尽管路劲预计将有足够现金支付票据2025年现金利息(假设同意征求得以实施),但对支付票据2026年现金利息的能力存在重大疑虑。
为此,6月20日,路劲发布公告称,拟修改5笔美元优先票据付息计划并豁免违约,拟在一段时间内将美元票据利息的支付形式调整为实物支付。路劲还提到,从指定资产所得款项中支付票据利息以及支付同意征求的相关费用、成本及开支。路劲的诉求是暂停支付现金利息,并且允许公司动用资产出售款支付。
这5笔美元优先票据包括2028年到期的6.7%计息和5.9%计息的担保优先票据,2029年到期的6.0%计息和5.2%计息的担保优先票据,以及2030年到期的5.125%计息的担保优先票据。
但这一计划遭到部分持有人反对。7月17日,路劲对于同意征求方案进行了改进,并进行第二次同意征求。修订后的方案主要调整包括撤回对票据现有条款下强制性回购或赎回规定的修改建议,不过,路劲仍争取到了一点空间,比如“唯本公司可使用任何指定资产所得款项及/或指定资产融资所得款项支付票据项下于2025年7月及2025年9月到期应付之任何利息”。此外,改进的还有出售印尼收费公路或其融资所得款项,存入指定账户的比例从50%提高到60%等。
目前,路劲修改后的同意征求方案能否通过,仍存在不确定性。
路劲认为,如果同意征求成功实施,将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为集团争取更多时间出售指定资产(包括印尼收费公路)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而且出售指定资产所得款项用于支付于2025年7月及2025年9月到期票据利息以及2025年6月同意征求及本次同意征求相关费用、成本及开支。
若同意征求未能完成,路劲预期将没有足够的现金资源支付于2025年7月及2025年9月到期的票据利息。
在此情况下,路劲称,公司将必须考虑替代的债务重组方案,包括通过一项或多项债务偿还安排重组本集团全部离岸债务的整体重组计划,“鉴于债务偿还安排涉及的复杂性以及完成该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该结果可能会严重影响本集团的营运,并可能对本集团债权人带来严重恶化结果。”
核心资产变现成为“救命稻草”
在流动性危机下,路劲动用内部资源偿还到期债务。公路是路劲资产包中难得的优质资产,剥离公路资产,是目前路劲应对债务偿付压力的主要路径之一。早在2023年11月,路劲发布公告以44.12亿元出售国内4条收费公路业务。
但在2024年4月,路劲继续“卖卖卖”,出售全部内地公路业务权益,只剩下印尼4条高速公路。而且目前路劲仍在寻求用公路业务换取现金流。
路劲方面表示,虽然公司认为目前流动性问题将在出售印尼收费公路的权益后显著缓解,但全球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因素已对该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法保证能够及时出售印尼收费公路或根本无法出售,也无法保证以公司认为公平的代价出售。
从2024年业绩来看,路劲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2024年,路劲收入为55.37亿港元,较2023年的130.75亿港元大幅减少57.6%;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41.22亿港元,2023年亏损则为39.62亿港元。此外,资产总额由2023年的731.46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575.13亿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也从2023年的54.80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42.74亿港元。
当前,债务优化成为路劲发展进程中的两大核心命题。据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底,路劲的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高达162.27亿港元,虽然同比有所减少,仍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
“减债是路劲的首要任务,否则我们就无法生存。”路劲董事会主席单伟彪在2024年财报的主席报告中如是称。
为应对市场调整和企业发展,2024年,路劲全面缩减土地投资、暂停参与拍地,年内未获取新项目或地块,预留资金偿还贷款及支持集团日常运作。目前,对路劲而言,第二次同意征求不仅是缓解流动性危机的关键一役,更是决定企业能否度过“寒冬”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