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科创板开市6周年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赋能生物医药企业加速成长:近半数公司“摘U” 步入研发成果兑现、商业化阶段

2025-07-22 18:06:00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中经记者罗辑北京报道 2025年7月22日,随着日前禾元生物IPO注册生效,目前已有20家选择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

中经记者罗辑北京报道

2025年7月22日,随着日前禾元生物IPO注册生效,目前已有20家选择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企业先后上市。这20家公司IPO筹资428.71亿元,截至2025年7月中旬,A股总市值超过3200亿元。与此同时,在科创板的助力下,这批企业正在快速步入研发成果兑现、迈向商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九成公司药品已获批上市,近半数公司已顺利“摘U”。

自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鸣锣开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了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变革。其中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设定了特殊上市条件,这对前期研发投入高、商业化过程中资本需求较大的“硬科技”行业、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公司约占同期国产创新药获批总数的12%,日益成长为我国医药创新的中坚力量。

九成公司药品已获批上市

具体来看,上述选择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20家企业全部为生物医药企业,其中16家为创新药企业,3家为疫苗企业,1家为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市值方面,艾力斯、泽璟制药、君实生物等11家公司A股市值超百亿元。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业前期面临研发投入大、资金需求较高的现实情况。上市融资为这些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充足“弹药”。数据显示,2024年,上述20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约5亿元,远超A股整体水平。

上市公司通过持续的加码研发也迎来了新产品面世。上述20家生物医药企业中,已有19家自研的45款药品/疫苗获批上市,其余1家公司产品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整体来看,自2018年以来,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上市公司创新药获批数量约占同期国产创新药获批总数的12%,日益成长为我国医药创新的中坚力量。并且,适用第五套标准的上市的公司累计已在国内推出20款1类新药(即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具备“全球新”属性,其中2024年以来新增9款。

例如,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是肺癌领域首个获中、美两国双突破性治疗认定的国产创新药。今年7月,该产品通过优先审评程序获得批准上市,成为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在美获批的EGFR exon20ins NSCLC中国创新药。其在分子设计的源头进行了重大创新,突破难治靶点,是中国首个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新药。

近半数公司顺利“摘U”

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正逐步从“研发投入期”迈入“商业化兑现期”。

2024年,前述20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3.39亿元,同比增长45%,以2019年为基数的复合增长率达61.33%,高于板块总体水平。16家公司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艾力斯、神州细胞等公司立足内需,推出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的重磅单品,实现从上市前的零收入到2024年度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2024年年报披露完成后,只有1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的上市公司尚未实现“摘U”。

“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正式启用,以及科创板‘1+6’新政的推出,引导资本向科技创新集聚,提升了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尤其为具有‘硬科技’属性及‘专精特新’的企业打开了关键的融资窗口。同时,在企业质量过关的前提下,具有包容性的上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向资本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高质量的IPO供给,夯实资本市场之基。”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菁提到。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